每当历史重大关头,思想混乱就成为焦点
当前往后,我们更需要的是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共同战疫,共同创造我们的安定幸福的日子。
上海疫情保卫战以来,关于抗疫策略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乃至混乱。不同思想焦点集中在抗疫到底选择“躺平”放开还是坚持“动态清零”毫不动摇?
坚持认为中国抗疫也要“躺平”放开“与病毒共存”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 疫情这么久了,没必要再这样折腾,日子还怎么过。
2. 国外都已经选择了躺平,我们为何要继续坚持。
3. “动态清零”既然是最佳选择,为何疫情持续爆发,尤其这次上海,彻底让很多人失去信心,开始动摇。
4. 再这样下去,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要完蛋了。
以上是我在看到各大自媒体支持“躺平”思想的主要理由,其中很多人在这些前提之下,开始带节奏,攻击体制、政府,甚至中央关于防疫的总战略。
在这些声音下,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官方权威媒体集中发声,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系统全面驳斥了以上错误的思想认识,捍卫“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战略,得出结论,坚持就是胜利!具体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官媒的发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央防疫的决心,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和抗疫是一场持久战,不能松劲、动摇,越是防疫历史的重大关头,越是要坚持!
要看透今天和未来,就要看透历史。走进中国革命历史,我们也能发现,每当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思想混乱总是难以避免。只有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回答思想认识混乱并指出革命的方向,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要能做到这一点的,在中国革命重大历史关头,只有毛爷爷。
01“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1928年,毛主席领导红军在井冈山展开斗争。当时条件十分艰苦,除了国民党围追堵截、还要面对自然灾害、缺药少吃等各种艰险。但更艰难的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人看不到革命胜利的希望,甚至连革命应该走向哪里都不知道,心里打鼓,思想就开始怀疑、动摇,情绪悲观,心态崩了。很多人对当时反革命的力量估计过于强大,对革命力量估计严重不足。主要是这些人只看到了现象,而不去看它的实质。
因此毛爷爷尖锐地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条天才的方法论,过去、今天和未来同样充满智慧洞见。
当时很多人的心理就是“十分动摇”、“恐慌万状”,到了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时,直接产生了最严重的悲观情绪——“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毛爷爷在历史重大关头,从井冈山的政权建设、组织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和思想建设、敌我力量对比、国内革命客观形势方面全面分析了当时红军的处境,充满信心地指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