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是怎么从温和派走到今天的?

2022-04-26 2235 1
作者: 大林 来源: 微信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2008年8月8日,鸟巢的观众席上,小布什正焦急地寻找一个男人。作为一个不到半年就要卸任的总统,他本没必要这么焦急的。开幕式上演着精彩绝伦的节目,而格鲁吉亚的战事也同样“精彩”。小布什意识到,如果再不和那个男人谈谈,那么一切都要太晚了。

  终于,小布什看到了那个男人的身影。原来他俩竟然坐在同一排,中间只隔了第一夫人劳拉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小布什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西哈莫尼很识趣地让开了位置,两位五常领导人就这样开始了一场非正式会谈。

  小布什决定先兵后礼,他言辞和善地威胁道,俄罗斯如果不撤出格鲁吉亚,就必将遭到孤立。回应他的是一句冰冷的反驳:“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总统)是一名挑衅莫斯科的战争犯。”

  显然,这出乎了小布什的反应,一句没带好气的话从他嘴里脱口而出:“我一直警告你,萨卡什维利是个热血分子”。

  “我的血也是热的,”普京回敬道。

  小布什被普京的回答激怒了,他丢下了最后一丝礼节,气急败坏地开始了人身攻击:“不,弗拉基米尔,你是个冷血动物。”

  这段对话基本终结了普京和小布什的友谊。此后,他俩再没进行过任何会面,俄美关系也逐渐堕入了无法挽回的冰窟。

  然而,就在对话发生的几年前,普京还是个大搞俄美亲善的温和派

  ①

  在他的前两个任期内(2000-2008),普京的执政基础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派系:

  一派是由专家学者和技术官僚组成的“圣彼得堡帮”这群人是自由化和西化的铁粉,自叶利钦时代起便活跃于俄国政坛。他们主张融入西方指导下的国际社会,梅德韦杰夫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另一派是以军警宪特等强力部门为主的“西罗维基”集团。他们是普京一手扶持起来的人马。这些安全精英们普遍信奉俄国优先,Russia first,对西方的态度可谓是又高又硬。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西罗维基集团比较贴近于普京的大帝形象。但实际上,即使有了强力部门的支持,当年的普京也不可能像斯大林一样,将自由派清洗出执政队伍

  从感情上讲,这些人有不少都是他在圣彼得堡大学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从利益上看,这些人有知识,懂技术,运转国家机器少不了他们;从外交上看,这些人和西方来往密切,事情闹大了可能不太好收场,毕竟我们俄国人还是要同美国人做生意的嘛。

  因此,考虑到自由派势力的强大,普京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温和派路线。在外交上,他始终表现出愿意与西方合作的态度,希望西方精英们能大发慈悲,允许俄罗斯融入团结友爱的国际社会。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这派那派的,有那么多派吗?朋友变成了对手,对手变成了敌人,态度自然会改变,什么温和不温和的,对待敌人温和,那不是有病吗?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