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骆驼祥子为什么放弃奋斗,选择躺平摆烂?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青年“躺平”“摆烂”的相关问题最近都很火,许多官媒和自媒体发表过文章讨论。有的爹味十足令人反感,有的确实在思考解决的办法,但大都不并令人信服。
其实年轻人放弃奋斗选择摆烂,这事儿100年前就大范围出现过,还成为文艺作品的重要主题。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最著名最生动的一篇。
先简单概述一下小说情节,大家看能否读到共鸣。
祥子不到20岁就从农村来到大城市北平,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有一把子好力气,脑子也聪明,“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试过很多工作后,他最终选择拉洋车。
祥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他的计划是先租一辆旧车跑活儿,过不久就能租一辆新车,省吃俭用一两年后,就能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为了攒钱买车,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
现实要坎坷一些,祥子奋斗了三年才攒到足够的钱买了新车。有了自己的车,收入增加了,生活逐渐变好了,祥子开始幻想。再过两年就能再买一辆,两辆、三辆地攒下去,他甚至幻想出自己开了车厂,成了老板。他觉得拉车赚钱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儿,因为这是纯靠个人奋斗赚钱。
但美好的生活很快结束了。军阀混战波及到了北京,拉车没什么生意了。祥子冒险拉活儿,却连人带车被军队抓走。他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一切又得从头再来。逃走时祥子顺了三匹骆驼卖了一点钱,后来这个故事传开了,他也就被叫做“骆驼祥子”。
祥子回到了原来的车厂,他只想着继续奋斗,尽快买一辆新车,过上之前的日子。但此时的心态有了些变化。许多同辈打工人工作不努力,花很多时间休息扯闲天,有了钱常去抽烟喝酒逛窑子,之前的祥子对他们嗤之以鼻,现在则几乎感到一点羡慕。要强既是没用,何不乐乐眼前呢?他们是对的。他,即使先不跑土窑子,也该喝两盅酒,自在自在。烟,酒,现在仿佛对他有种特别的诱力,他觉得这两样东西是花钱不多,而必定足以安慰他;使他依然能往前苦奔,而同时能忘了过去的苦痛。
但祥子最终还是忍住了。他必须能多剩一个就去多剩一个,非这样不能早早买上自己的车。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象是白活。
他得了一场大病,没好全就急着拉车,身体不如从前了。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叫虎妞,喜欢祥子,至少是馋他身子。她心疼祥子没日没夜的干活儿,嘱咐他要休息一两天,否则准得累吐血。祥子却说,不这么没日没夜地干怎么可能买得到新车。
后来,虎妞诱奸了祥子,还骗他说自己怀孕。祥子害怕地离开车厂,本想努力奋斗获取独立的资本以摆脱虎妞,但好不容易攒到的一点钱却被一个侦探半抢半敲诈地拿了干净。
祥子还是和虎妞结婚了,在她的资助下,终于再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洋车。他还想着每天拉车靠奋斗赚钱,虎妞则对此非常鄙夷。虎妞觉得赚钱要靠收租子,再就是继承父亲的财产,靠辛苦拉车是没有前途的。但父亲已经变卖了车厂拿着现钱消失了。
虎妞怀孕了,最后却难产而死。为了她的丧事,祥子不得已又把车卖掉。
邻居姑娘小福子喜欢祥子,希望祥子可以娶她。小福子是个勤劳细心而善良的姑娘,她靠做妓女来养活喜欢打人的酒鬼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祥子也喜欢她,但他没钱养活这一大家人。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祥子准备搬回车厂,继续租车跑生活。小福子来送他,眼睛哭肿了。祥子不会说什么,可是设尽方法想出这么两句:“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一定来!”
她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但这时祥子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心气儿。他开始和原来瞧不上的同行们那样混着拉车,不再卖力。他似乎看透了拉车是怎回事,不再想从这里得到任何的光荣与称赞。他也开始抽烟、喝酒、赌博、睡懒觉、扯闲天,慢慢堕落了。
一想到从前自强的自己,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的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钉点好处没有?”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这么着,他自己觉得倒比以前舒服,别人也看他顺眼;老鸦是一边黑的,他不希望独自成为白毛儿的。
后来,祥子的生活又燃起过一次巨大的希望,他想为了小福子而重新振作起来,可是却得知小福子上吊自杀的消息。
祥子彻底堕落了,只为眼前一时的爽快,完全不顾忌将来。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冬天过去了,他就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他把之前的朋友骗了个遍,又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组织车夫搞运动的革命党。他染了一身病,催垮了身体,最终只能在红白喜事上替人家打幡赚钱。就这也不好好做,只顾看着地下,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故事概述完)
希望大家能看原著。祥子刚入行的几年,简直是车夫行业中的卷王,卷得同行无地自容,卷得老板和客户都要提高行业标准。他也有过开心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可是现实一次次将他打落谷底。《骆驼祥子》的一大主题就是,穷苦人想靠个人奋斗改变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老舍先生本人就是这凤毛麟角的异类之一)。用文中的话讲,“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劳动人民的穷苦,不是因为懒、笨和不良嗜好,而是糟糕的社会结构。或者说,那些懒、笨和不良嗜好,是糟糕的社会结构逼出来的。一次次的奋斗都失败了,梦想被现实反复击碎蹂躏后,这些曾经自强的青年就开始躺平、摆烂。或者,像祥子这样走到极端的,成为“流氓无产者”或者“二流子”。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受到三座大山压迫,烂的十分彻底,所以“流氓无产者”和“二流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在农村,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地方的劣绅,他们大放高利贷,比封建地主的剥削还要严重得多。这在赵树理的小说《福贵》中有过生动的描述,一个踏实勤劳的青年农民如何躺平摆烂,最终彻底堕落。下面直接引用孙晓忠老师《当代文学中的“二流子”改造》的叙述和评论:财主王老万常教训他自己的孩子说:“光生意一年能见几个钱?全要靠放债,钱赚钱比人赚钱快得多”。 福贵打小是个好孩子,精干漂亮,和祥子一样,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说到庄稼活,福贵也是各路精通,一个人能抵一个半”,同样是因为父亲的病而家道中落,最后借了王老万驴打滚高利贷治病买棺材,从此翻不起身,每天给王老万打长工,却还利息都还不够,于是账越欠越多。 福贵后来赌博,离家出走,干起偷鸡摸狗的勾当,都是因为日子没了奔头,干不干一个样,“反正是个光!”,他给自己算过一笔帐:给债主王老万做长工,“一月赚人家一块半,咱欠人家九十块,人家一月赚咱三块六,除给人家受了苦,见一月还贴两块多,几时能贴到头?” 在这样的生存法则和文化逻辑中,老百姓不但个个成为杨白劳,而且同样摆脱不了卖儿卖女的命运。
如何对待这些“流氓无产者”和“二流子”?马克思对他们的态度是极度厌恶的,但毛教员则不同。中国的流氓无产者和西欧的不一样,他们是由原本勤劳朴实的农民堕落而来。所以毛教员明确提到:
列宁很重视农民,提工农联盟。《共产党宣言》就怕小资产阶级,把小资产阶级的缺点、消极面提得过多了,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看你强调哪一面。中国有多少小资产阶级?流氓无产者更多。对流氓无产者更不客气?就强调消极面?他有积极的一面嘛!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改造的。
同样是在民国时期,延安的边区政府就成功地改造了流氓无产者或二流子。改造的关键在于变革社会结构,消除二流子产生的社会土壤,辅以阶段性的政策,他们自然会慢慢消失。受制于生产力水平,虽然解放区的农民们仍需要艰苦劳动,但这种奋斗是快乐的,没有高利贷的盘剥,没有地主的压榨,没有赌场鸦片,没有土匪恶霸,没有以权谋私。连曾经好吃懒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对劳动行为阴阳怪气的二流子都看到了劳动能切实带来的成果,感到了劳动者的光荣,所以很多二流子顺从地接受了改造。具体细致的手段和政策,知乎用户@皮耶霍做了较好的总结,如下(转载已经过作者同意):
所以后来革命文艺的代表作《白毛女》的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能引起那样的共鸣。
在社媒上,“躺平”“摆烂”之前,“内卷”才是最流行的的词语。但“内卷”和“躺平”其实是一体两面,或可称为“卷躺二象性”。内卷是相信个人主义的奋斗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把这个当作信仰,就像最初的祥子。而摆烂就是对个人主义的奋斗彻底失望的结果。可以理解为前者必然导致后者,今日的躺平者其实昨天还是卷王,而今日的卷王就是明天的摆烂者。
个人主义的奋斗是没有用的。青年究竟选择努力奋斗,还是躺平摆烂,甚或堕落为流氓无产者,其关键不在青年自己,而在于社会结构。
希望祥子和福贵的经历不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