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日本政客想为军国主义招魂,还非得拿别国说事?
日本,终于按捺不住了。
前几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访问英国时,耸人听闻地说了一句,“明天的东亚可能成为乌克兰”。
接着,他话锋一转,称对单方面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的企图、以及快速而不透明的军事建设和活动表达强烈关切。
话里有话,含沙射影地攻击中国。
一边借外交活动“夹带私货”,拿中国说事,渲染地区紧张局势。另一边,日本又在加紧扩充军备,妄图修改“和平宪法”,给军国主义招魂。
某些日本政客想为军国主义招魂,还非得拿别国说事?
明天的东亚可能成为乌克兰?
俄乌冲突升级后,战火于欧洲重燃,岸田文雄这样说,是想亚洲也陷入战争中吗?
纵观日本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后的表现,也许就会明白岸田文雄如此“类比”的原因。
不久前,美国组织了一场乌克兰局势的视频峰会,会上的国家和组织有: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波兰、罗马尼亚、欧盟和北约,以及日本。
看出什么区别来了吗?
日本,不是当事方,不是涉事方,也不是会受到影响的周边国家。岸田文雄出现在会议上,只是因为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日本表现得“异常积极和亢奋”。
局外人掺和进来想做什么,日本外务省做了官方解释:日本认为,这次冲突的影响不仅限于欧洲,还将延伸至东亚。
表面上关心俄乌,实际上是要兜售一种“从俄乌到东亚”的叙事。
有了动机,再拉长来看日本的行动线。
4月29日到5月6日,岸田文雄上演了8天6国的“外交秀”,其中,有三个亚洲国家:
越南,日本发展双边关系的重点对象
泰国,今年APEC的主办国
印尼,今年G20的主办国
在访问三国前,岸田文雄已经访问了印度和今年东盟峰会的主办国柬埔寨。
在到访这些国家时,岸田文雄的话术,除了“俄乌冲突的影响会外溢到东亚”之外,还多了一句,“要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要知道,“印太”这个词,可是美国人经常提起的,亚洲国家对这个词,并不认可。
今年3月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会谈期间,拜登至少提了6次“印太”,但李显龙并没接茬,而是用“亚太”,做了回应。
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心里清楚,所谓“印太战略”,根本没有考虑亚洲国家的利益,它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而这个词本身,也充满了对抗色彩。
日本作为一个亚洲域内国家,却甘愿为一个域外国家的利益代言。要知道,亚太地区不过是美国全球战略考量的一部分,而对于日本来说,这里却是它赖以生存发展的区域,如此这般“胳膊肘往外拐”,日本是怎么想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