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近40名专家跳槽郑大一附院,医院赢麻了,患者输惨了……
昨天,一条河南多家医院近40名专家跳槽郑大一附院的消息火速登上热搜。
首先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心里产生了极大疑问,怎么会将近40个人同时跳槽?这是提前商量好的吗?原医院的病人都安置好了吗?
伴随着疑问,我点开了这条新闻详情。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几乎5月17号同一天,我们心外科一下子就走了14个。我们心外科一个病区,现在几乎瘫痪了……”
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从周一到周三,也就是这两三天,这22位突然换东家的骨干中,高级职称的专家就有11位……”
在两家医院人员的描述中,他们事先一点也不知情,连患者都没安排好,医生就已经到郑大一附院上班接诊了。
我不禁对这个郑大一附院产生了好奇,这家医院是怎么做到的?到底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同时挖走近40名专家?
郑大一附院,可以说是河南最好的医院,也有调侃说是“宇宙最大的医院”。
占地总面积871亩,在职员工13910人,临床医技科室120个,病房279个。
医院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综合病房大楼,2016年医院病床已经超越了10000张。
2019年手术量居全国第一,高达35万次,年刷卡结算金额120亿元。
2020年中国医院排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排名第19位。
2021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算就高达195.47亿元。
同时,郑大一附院还背靠河南唯一的211大学——郑州大学,可以说几乎是将所有优势集于一身。既然如此,想必医院一定不缺乏吸引人才的能力,可为什么还要挖走下级医院的人才呢?
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式”抢挖人才。
打破原则去挖下级医院的人才,这怎么看都实在不太厚道,也不太合规。
从某知情网友的介绍中得知,虽然郑大一附院的体量规模和整体专业程度在河南省排第一,但是在心脏外科方面,省内的知名度却并不高,和阜外华中、河南胸科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相比,可能最多打个平手。
众所周知,想要培养一出一名优秀的心外科医生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因而郑大一附院如果想要迅速在心外科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就必须想其他办法。目前来看,他们所选择的就是挖人。
对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来说,能被挖人说明医院的人才优势也是有的,可为什么却留不住人才呢?
“人民富豪”马云曾说过,人离职无非两个原因,给钱太少、干的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