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能拯救华语娱乐圈吗?
今天是儿童节,祝各位大小朋友节日快乐。来聊点跟我们八零九零后儿童时代有关的话题。最近台湾女歌手王心凌成为内地现象级话题,是个挺有意思的事。近两年来,网上娱乐靠怀旧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影视上就是大家不断用以前的帅哥美女演员吊锤现在的流量爱豆,不断盘点过去的经典影视剧揶揄现在的各路辣眼睛作品。音乐上,00年前后华语乐坛的盛况不断被人提起,而对当下网上主流的声音已经是华语乐坛将死或已死。
前段时间想写一篇聊聊港台娱乐业的文,因为香港演员曾江老先生四月底去世,个人比较喜欢他演绎的不少角色。可能现在每一个知名香港演员去世都会在网络上引发或大或小的怀旧风潮,去年吴孟达去世尤其如此。还没等开始写,王心凌又突然成为全网焦点,正想着要不要一块写点什么,就看到一些奇谈怪论。
一个我一直拿来当国内影评人素材收集板的知名影评号写了篇文,大意是“王心凌的翻红是直男审美的反攻”,是“男性主流审美的凝视”,那啥是直男审美呢,就是 “喜欢甜妹”。文章意思这几年以浪姐为代表,圈里的女星大多都走的女性力量,张扬个性的人设,直男们的甜妹喜好需求被无视了,所以现在直男开始反攻了,所以王心凌火了。但是王心凌这种火,是在“男性主流审美凝视”下的火,当她不再甜美了,就要翻车了。
这种话术就挺无聊的。首先,直男是不是都喜欢甜妹风的女星,这个比例有多少,首先就是个问题。起码就当年来说王心凌在台湾乐坛属于“三小”而不是“四大”。当年同期的日韩乐坛,最火的女星也基本是唱跳创作突出的天后类型,而不是卖人设的。同样的,网上现在冒出来的”王心凌男孩“有多少在当年是真爱粉,还是因为回忆情怀加成也是个问题。
另外,女星走甜妹风有错吗?在今日动辄万物皆可一转凝视的评论家们眼中可能这就是错的。问题是,娱乐业本来就是资本主义消费体系下的一环,各种风格的男星女星取悦喜好各异的异性或同性观众消费,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只要业务素质过硬,都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毕竟都是商品。只是当下多得是只会玩弄口号话术之流,指望在资本主义娱乐体系里申张性别主义,指望在不平等秩序基础上追求幸福,不外如是。
个人还是赞同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王心凌的翻红,更多是因为对当下娱乐业到处都是驴鳖虾蟹的不满,导致对当年华语娱乐圈不断在回忆中增加美好光环乃至神话的结果。网友们一直在怀旧,歌手,演员,服化道,打戏,甚至20年前的特效看起来还经常比今天好不少。早晚会有一个爆发的点,正好王心凌在浪姐三这个流量焦点上,以一次水准在线的,非常怀旧的表演引爆了这个突破口。
当然这也不是最近第一次了,四月份崔健的线上演唱会炸出四千多万人同时观看,对当下乐坛的不满,对过去的怀旧和追捧也是重要因素,演唱会结束后网络上一片“三十年过去了,大陆乐坛还是得靠崔健 ”之类的声音。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这也是直男审美的反攻。
说回正题。怀旧之后,也要对当年的华语娱乐圈有个客观的认识。不然在怀旧中过度拔高,只会掩盖一开始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获得不了有益的启示。虽然说可能有没有启示都对今天娱乐圈的拉胯没什么帮助吧。
这方面,影视和音乐要分开讨论,如大家所知,华语影视业曾经达到的高度远比流行乐坛高得多。所以对华语影视要要思考的方向应该是,当下怎么在尽量挽救过去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高度,拓展新的边界。而对华语乐坛来说,问题实际上是,以流行唱片业的工业性,丰富性和流行性指标上看,从当年的三线水平跌到现在五线开外,那么思考的方向,可能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唱片业整体上都已经完蛋,没法重塑之后再原路追赶的情况下,怎么不破不立,重新建立一套系统的问题了。
捌玖十年代华语影视业的璀璨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改开之后文化作品井喷的大陆遇到影视业正如日中天的港台和新加坡,四种同源同种又风格各异的影视文化互相碰撞交融,成就了那个时代百花齐放的盛况。就上限来说,大陆的古装剧,历史剧可能的上限放到全世界也是第一档的存在。就影响力上说,香港的武打体系和电影美学至今也是全球商业影视的重要养分。在这两极之下,台湾和新加坡以各自的特色和类型题材的偏好又形成了相当的补充。
然而好景注定不会太长。一方面,虽然大陆开始发展影视业较晚,但毕竟是华语文化的源头,体量又大崛起又迅速,注定会很快对港台新这些地方形成上位文化对下位文化的压制。在2000年以后,港台新这些地方的新一代中,本土主义抬头,疏离中华文化圈的情绪日渐增强。新加坡这些年的影视市场重心基本转移到了英语和马来语上,而港台新一代从业者很多也是在迎合本土分离情绪的市场。
另一方面,港台新的体量太小,以欧美的标准来看,即使在最巅峰时期,影视工业体系也远说不上成熟,在本土开始走下坡路之后,就必须开始融入最有基础发展出完整影视工业体系的大陆,这个节点在00年到10年之间,然而,那时的大陆也没建立起正经的影视工业体系,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接收容纳的基础。得益于那10年是汪海林口中美好的“煤老板资本”时代,所以在港台影视力量进入大陆之后,在“女星漂亮,其他随便”的煤老板资本的护航下,三者自发碰撞确实又产生了不少经典作品,然而这其实已经进入余晖阶段了,就像一些武侠怀旧视频的标题那样“曹公公这一退,中国武侠从此倒退二十年”(源自合拍武侠剧《天下第一》)。
既然说工业体系,那就要有体系化的量产,对体系的维持和更新。然而新千年头十年,两岸三地的影视业合作更像是遗老遗少在抱团取暖,干完最后一波拉倒。华语影视圈的优势在哪?大陆的厚重文化历史和艺术储备,香港的武打和类型片美学,还有黄金年代两岸三地众多气质迥异又演技过硬的演员以及优秀编剧。那么,对人才的量产专业化培养在哪?对既有优势的维护与发展在哪?
以现在的结果来看,基本上是没有的。而且20多年过去了,到现在华语影视圈连基本的专业分工制度都还不完善。更遭的是,2010年以后,娱乐工业体系里大资本这个角色到真出现了,结果这个资本是什么?是互联网资本。虽然同样都叫资本,但互联网资本对影视业来说,就是那种让你还没实现工业化就要先金融化的资本。因为它的利润逻辑是和传统影视业资本截然不同的。
到今天,台湾影视业对于大陆来说,已经基本变成鸡肋,香港还在发挥残存的余热,大陆的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还离不开香港体系的参与,但港导和天王们也基本不会再后继有人了。大陆这些年依靠新一代的成长,开始有了一些好的变化,在多个华语影视空白的类型上都有所突破,但建成离高质量的工业化体系还有相当的距离。
接下来怎么办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最基本的,还是要回到从业者用业务素质和作品说话,观众用脚投票这个基本轨道上来。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电影作品的成就比电视剧大得多的原因,电影院就是一个必须用脚投票的地方。从前电视台靠收视率,也基本能维持用脚投票这个机制,但互联网时代之后,流量早已不是有力的证明,而付费机制又在各大平台的花样创新下被玩坏,如何建立一个更好的用脚投票机制仍是影视业破局的关键。那么,在这当中,该由什么样的体系,什么样的资本主导,就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了。
接下来说到华语乐坛。就世纪初左右的状况来说,如果我们把欧美流行唱片工业视为一线(仅讨论主流流行音乐范围),日本视为1.5线(日系爱好者可能会觉得也是一线,都可以,不杠),韩国视为二线的话,两岸三地以一些创作者和歌手的个人素质,天赋和作品来说,可以达到一线,以一些类型的歌曲风格平均质量来说,可以达到二线,但从整体上来说,以流行唱片业的工业性,丰富性和流行性指标来看,只能说是三线水平。在当时整个行业的发展和韩国比可能就有十年以上的差距,离欧美日本更远(以韩国流行乐从发展到出现韩流现象的时间来算)。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可能离的更远。
同影视业一样,在当时两岸三地有各自的优势。大陆的文艺底蕴始终更深厚,在改开之后,很快的在摇滚,民谣等类型上发展出很高的水平。从崔建到唐朝,再到94年的香港红磡之夜,是内地摇滚乐迷不断追忆的神话时代。
这些年我们经常会看到网络上有人盘点当年港台歌手翻唱了多少日韩歌曲,有比如“中岛美雪养活了半个港台乐坛”之类的调侃。这种调侃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确实突显出当年港台乐坛就存在的先天不足。有的台湾乐迷看到这种说法就会强调,香港翻唱的更多,台湾的原创更多。其实这种分辩并没什么意义。
虽然香港歌手翻唱可能请回答更多,但当年真正在韩国和东南亚实现文化输出的是伴随《英雄本色》和《倩女幽魂》们火起来的《当年情》和《人生路》这样的影视歌曲,而不是台湾各种自封的“亚洲天王天后”。香港流行乐的精华和高地大部分都在影视配乐上,在兼顾音乐性,内容匹配性,港式鲜明风格和中国风特性的程度上,仍然是值得今天的乐坛不断汲取营养的。
典型的比如83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邓伟雄作词,顾嘉辉作曲,该曲由中国五声音阶和中古调式中的多利亚调式写作而成,而且采用自今在华语乐坛仍然少用的复调形式,配合极富古典蕴味又切合主题的歌词,成为华语世界影视歌曲的经典代表。
台湾的优势当时有几点,一是有伴随着台湾民谣民运出现的罗大佑,李宗盛这样的老炮,二是因为还比较有钱,和日本关系又近,仿照日本建立了一个次生版的唱片工业和偶像培养体系,这个体系的上限是可以让周王陶这样深受古典乐或美国流行音乐熏陶的人才有出头的机会,以及资源优势将林俊杰,孙燕姿,梁静茹这样的泛华人圈歌手容纳到自己的体系内。
从结果上看,台湾的唱片工业复制不了周王陶。在上限之外,整个台湾流行唱片和偶像生产系统基本上可以看作日本流行工业的次生品,生产出来的偶像水平则是一言难尽。放今天看可能是吊打当代大部分流量爱豆,王心凌的翻红就是一例。但和同期的日韩偶像们比,平均素质的差距已经比较远了,只能是关起门来自己在台上尬舞称王称后。
到今天,台湾即使这样的偶像工业也没有了。而罗大佑李宗盛们虽然成就很高,但实际上也没法为流行乐坛指路。比如,李宗盛自己在采访时就说过,他认为歌词表达的内容意义比旋律更重要。对于他身处的境界来说,这固然有道理,但对于流行乐的发展而言,这属于本末倒置。创作领域里永远不缺基本旋律还没写好就急吼吼想表达“观点”,彰显“个性”的人。另外,对于华语影视业和流行音乐的不少问题,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台湾身上。篇辐问题以后再聊这个。
大陆90年代流行乐的两条路线,摇滚和校园民谣,前者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就像一个水土不服的美梦,就如同80年代国内文学界对先锋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的痴迷和模仿一样,风潮过后就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在内地唱片无法给摇滚带来可观收益的情况下,只能是大部分人转入地下,小部分人更靠近主流化。校园民谣在后来催生出朴树,李健这类既能贴近大众流行又气质独特的歌手。在我个人心中,尽管在商业性上非常弱,但大陆当时的代表性歌手们在体验高度上是高于港台的存在。朴树的惊艳,李健的优雅,羽泉的动听,还有许巍和达达这样的众多摇滚乐者们,这些都是港台流行歌手无法带给我的体验。不过这些也没等到形成工业体系,就被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掐灭了。
抛开今天人人吐槽的流量爱豆和抖音神曲来说,当下大陆的类型音乐和小众音乐体系发展是蓬勃的,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摇滚和民谣两大体系在类型化分支化后的发展,更多的是互联网时代开启之后,年轻人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和更容易的进行乐理学习,创作之后产生的结果。但到今天已经没有唱片工业了,然后这种成果也是不能融入当下以流量为主的音乐爱豆生产机制中的。(其实虽然总说主流华语乐坛,但今天到底还有没有主流还真是个问题,当下各种爱豆的新歌,除了狂热粉丝们会听之外到底还能有多少传播度真是个问题)
既然唱片工业没有了也不太可能重建了,那么所谓的华语流行乐坛完不完其实在我看来并不那么重要了。毕竟以流量和营销为中心的偶像金融生产机制下,歌曲好不好听已经不重要了。
当下国内的现况,未来更适合凯文凯利说的那种“有一千个粉丝就可以养活你”的机制,在不断丰富的理论,不断降低的创作门槛的大环境下,有平台和机制让更多年轻人以非职业的心态创作音乐,并通过创作获得一些虽然不如明星但也对生活有一定帮助的收入,去掉中间商赚差价,去掉爱豆收信仰税,各种类型的优质音乐百花齐放,在这个基础上,再产生真正优秀的全民型的创作者和作品,才是扭转当下互联网流量爱豆生产体系邪路的办法。所以我一直觉得华语乐坛就算完了,可能也不是坏事。关于华语乐坛的话题后面会单独再开一篇讨论。
但影视工业目前历史阶段还是不能完的,时代发展到人人都有机会写歌,但不是人人都能拍影视,游戏也是如此。既然还处在资本主义娱乐体系的机制下,那就还是得努力维持黄金时代用脚投票的机制。虽然大部分国家也没有独立的影视工业体系,但以中国自身的定位和身处的国际环境来说,显然是不能没有自己的体系的。中国影视业当下正处于旧去新来的关键时期,如何建立自己的体系,如何抑制资本的贪婪,建立正确的导向,我们每个人都会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