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北大而不入,公平吗

2022-06-29 1117 1
作者: 纸上建筑 来源: 纸上建筑公众号

  关于高考,公平是首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不能仅从个人的角度去判断。

  6月27日,网传一名学生三年三次考上北大,分别在三校就读和复读,共赚取200万元奖金。网曝截图显示,涉事学生全某某第一次考上北大是在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并在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梅开二度,今年在广东省茂名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再续辉煌,并斩获茂名市高考状元。

  这三所学校的共同点,都属于民办高中,收费高昂,复读收费更高。为吸引生源,往往都有对拔尖考生进行重奖的政策,三考北大都上了各自学校的喜报,因而被外界关注。

  目前,有记者致电化州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介绍称,市教育局已经了解到网传的有关情况,相关部门也已经成立了工作组,紧急开展调查工作。(天目新闻)

  对此,网友评价争议较大,有的人认为其浪费招生名额、制造高考不公,但也有大量网友认为,在合乎现有规则前提下赚钱无可厚非,并且对其“经济头脑”表示赞许,称之为“靠知识致富”。

  考上清北的状元级学霸,是同学少年中顶端的存在,其自带光环能够抵御很多指摘。正常的名校大学生毕业三年,也未必能赚到200万,而他以高中学历就已经轻松拿到第一桶金,无论如何都是令人艳羡的实力。

  但是,强大的才能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历史上不乏很多祸国殃民的大坏蛋也曾经是学界精英。当然不是说全同学,这个例子只是提醒大家,不要因为优秀而不敢质疑。优秀的人才没有做正确的导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更大。

  我国高考采取自愿原则,也没有年龄限制。如果你愿意,每年考一个名校然后不去上,就是玩,也不能被视为违规。当然,这样的神人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上名校的学生都是拼尽全力加祖坟冒烟了,极少有人会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浪费青春去考试玩。多年以来,这样的现象比例极低,不至于冲击到大范围的高考公平,或许因此并没有触发有关部门的优化机制。

  然而,如果高考重奖成为一种获利可观的产业,其占比可能就会逐渐增高。毕竟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十万八万可能不值得浪费青春,几百万的话就有很多人心动了。在高考中游刃有余的学霸,他们所浪费也是其他优秀学子的机会。因为只有在报到时才知道被录取考生去不去,彼时高招工作早已结束,有机会递补的考生也已经入学其他学校了,这个珍贵的清北名额很可能就浪费了。要知道,清北在每一个省份的招录名额也就百人左右,一个人浪费就是百分之一的名额打了水漂。有实力接近录取线的也都是学霸,这个分数段的考生非常宝贵,也都是未来顶尖人才的苗子。你不去早说让别人上啊,优秀生错失清北培养真的很令人惋惜,也是国家人才计划的损失。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