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工人被热死无人管,请某些媒体别再拿苦难当励志!


  不歌颂苦难,是做人的底线。

  当底层的苦难,成了某些媒体口中宣扬的正能量、励志的时候,我们就该知道,这样的媒体是为谁说话、做事的。

  他们不是为了绝大多数的底层人民,而仅仅是为了少数精英群体,成为了那群人的喉舌。

  当西安建筑工人王建禄,因为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工作了9个小时,患热射病(重度中暑)不幸离世的时候。

  我们看不到精英媒体为王建禄的离世发声的身影,看到的反而是诸如#烈日下的劳动者辛苦了##电力工人在79米高空吃西瓜降暑#这样的微博。


 

  劳动者的确辛苦,他们冒着高温天气还要进行户外工作,他们爬上79米的高空,脚踏两根线缆吃西瓜,其中一块瓜摔了下去,碎得稀烂,正如和它的牺牲方式一样的人。

  我甚至不敢看工人是如何背靠几根线缆睡觉的,在我的印象中那似乎是杂技人员独有的技能。

  和被热死的建筑工人王建禄一样,媒体看不到工人背负的苦难,他们把工人失去的好好吃饭、休息的权力、保障轻飘飘化作一句“敬业”了事,还觉得自己是在为工人说话。

  他们除了会说一句“辛苦了”,还能干什么?

  世界上最歹毒的正能量,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弟弟好不容易又有了一次读书的机会,但爸爸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一家人都很努力地想把生活过好,为什么命运却总是百般刁难?”——王建禄之女

  未满56岁的建筑工人王建禄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长期在工地打工,去年被老板拖欠将近6万元的工资,直到他去世都没能要到。

  因为担心再次发生被拖欠工资的情况才选择打日结的零工,给即将入学的儿子攒点钱(王建禄的儿子2015年就考上大学,因无钱上学只好退学打工,今年参加了高考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可不幸竟降临到这个本就苦难的家庭。

  如今,王建禄人死了,却因为没有和公司签劳动合同,连工伤都不被认定,公司也完全没有一个人出面和家属沟通。

  王建禄的死,竟成了无人管、无人说?

  媒体口口声声工人辛苦了,工人敬业,到头来工人换来的就是这样的下场?

  首先,早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没有“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

  所有和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是劳动工,双方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待遇、工作年限等。

  没有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本就是工地违反劳动法在先,工人既然已经和公司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发生工伤事件肯定是需要建筑公司承担责任的。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