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飞:每年到八一,我特别想念毛主席
最近,佩洛西可能窜访台湾,以及美军的讹诈,都使我们更加笃信毛主席的话,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每到国难关头,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加深。当解放军军医连夜飞往武汉,当火神医院被解放军接管时,人们就有这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遥想当年,蒋介石背叛革命,那时候没有人民的武装,共产党人血流成河。他们先后一百多次起义均告失败。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也面临同样的危局。这时候,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应当如何开展,如何坚持,如何发展,迫切需要有人站出来系统回答。
毛主席提出了上山打游击,搞武装割据,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正确主张。可以说,是他的这些务实可行的策略,避免了盲动主义的冒险,保留了可贵的革命火种。而体现这些重要思想的关键,是要创建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
在江西永新一个叫三湾的地方,毛主席对起义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就是这支改编后的军队,逐渐壮大起来,最终横扫九州,干净彻底地消灭了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国民党反动派、地方军阀,封建地主武装,土匪武装等,并取得了对外战争的全胜。
是毛主席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队、部队实行双首长制等神奇军事政治的发明创造,缔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正义之师,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新生。没有这个创造,今天的中国会是一个什么面貌,还有没有今天的中国,都将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三湾改编通过一系列的部队改编创新之举,正确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军事斗争迫切需要回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完整的问题解决思路,为未来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可以说,是三湾改编,真正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三湾改编的历史背景是:蒋汪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大肆屠杀,七万多党员剩下不到两万,不屈的共产党人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展开了大规模的抗争。全国先后爆发了一百多次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但大多都失败了,部队也都解散了。
秋收起义失败后,所剩无几的队伍也面临着同样的前景。部队成分复杂,军心动摇,前途渺茫,每天都有官兵溜号,甚至大家公然互相问候对方,走不走或啥时候走。1927年9月30日秋收部队到达三湾村时,还剩700人,士气低落,枪比人多。
毛主席召开了前敌委会议,提出了“党建在连上”的重大主张,师长余洒度等人反对,争论异常激烈。会议从下午一直开到第二天天亮。从无带兵打仗经历的毛主席,要说服黄埔毕业的师长和一批旧军人,做一次闻所未闻的部队改编,真是难如上青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