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北约“新战略概念”剑指中国,我们怎么办?
2021年6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参加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4月10日,美国中文网发表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ksliu的文章《“北约”针对中、俄的“新战略概念”》指出,4月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外长会议,邀请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代表参加会议,并讨论了北约的“新战略概念”,就是把“中国威胁”因素考虑在内后北约面对新的安全挑战所作出的反应。
北约是美国豢养的“鹰犬”
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北美与欧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成立于1949年8月24日,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联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北约标志
有资料显示,北约年度军费开支从2018年起突破1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到北约整体军费开支的72%。同时,美国在北约会费(共同经费)中的占比高达22%。这意味着北约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整体的军事防御能力已过度依赖美国,特别是在情报、监控、侦察、空中加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空中电子战等方面。
“有钱就是爷”,何况美国本身就是北约力量的中坚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北约必定对美国唯命是从。北约成立后,美国发动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北约和北约成员国从不缺席。
北约服从美国的战略国策
在冷战期间,美国的头号敌人是苏联,所以北约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防范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就立即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美国前任国防部长卡特曾在海军战争学院一次演说中不经意间亮出了美国一张百年战略底牌:运用冷战搞垮苏联的模式接着解决中国!
为了配合美国的战略转移,1999年4月23~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纪念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了北约新的《联盟战略概念》。其核心内容是一改1949年《华盛顿公约》第5条规定只有在成员国受到军事进攻时才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采取集体自卫行动的宗旨,提出北约可以采取非第5条规定的行动,即在没有受到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北约也可以对外进行军事干预。标志着北约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由防卫型转为进攻型、由区域性防御组织转向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危机干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