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再为俄乌冲突视频配乐了,兼谈《听我说谢谢你!》的“合成的谬误”

2022-04-27 1293 0
作者: 道一人 来源: 红歌会网

  【合成的谬误:矮个子在人群中踮起脚板朝里看,谁能说矮个子行为古怪呢?可是大伙儿全都踮脚看,矮个子就白白踮脚板了――这就是所谓“合成的谬误”。

  这是个哲学命题,今天只是借个由头,绕个圈子谈谈有些朋友“乐”的感知力问题,很可能道德有瑕疵――而这可以通过文化塑造纠正的】

  音觉文化与视觉文化是两大并列文化,音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是两大并列艺术,但是音觉文化和艺术在传递人类心灵方面的作用是视觉文化和艺术所不能比拟――我们总说“乐能通神”而没听说“画能通神”,而中国――我这里主要指汉民族――在这方面没有得到发展,停滞在原始状态,或者说已经失落。

  我说他“停滞”或“失落”是有根据的,早期儒家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比如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他对音乐研究有很高的造诣,事实上留有很多孔子关于音乐教化作用的论述;我们论述中国早期文化总说他“礼乐”文化,可我们今人无论如何没法理解古人何以将“乐”推高到如此崇高地位,与“礼”并列――今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而早期华夏是“礼乐之邦”,我们今天讲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早期儒家是“六经”,今天的《乐》已经丢失,今人不知为何物。

  指出这个事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解释。

  哲学界有“古代中国没有科学”这个提法,我也参与过讨论并得到众多论坛的转载,比如《怎样解释“李约瑟之谜”?阴阳之道不可偏废》,一个观点是:“古代中国没有科学”与“中国宗教落后”他背后是同一个因,我们不能单独就科学论科学,应该将科学与宗教视作一个整体来论――这虽不是终极解释,但也不失一把理解问题的“钥匙”,今天的话题仍秉承这个思想方法――也就是太极阴阳论【注1】。

  哲学界朋友恐怕还知道另一件事:墨辩的沉沦,也可用太极阴阳论去解释。

  我们许多人都以为古代中国缺乏“形式逻辑”,其实是有的,就包含在《墨经》中,术语称“墨辩”。当时世界并存三大逻辑体系,其他两支即古希腊的“逻辑”,印度的“因明”(主要包含在佛教经籍中)。依我的看法,墨辩更接近于现代形式逻辑,很可能得益于汉语汉字表达的固有特性,仰赖于汉语的优秀特性【注2】;可是现代“形式逻辑”系统是从古希腊那一枝发展而来,而不是当时并存三枝中最可能的那一枝,非但没有继续发展而且消失了、失踪了、失落了,现代华人大都不知道“墨辩”是啥东西,史称“墨辩的沉沦”。读过“墨辩”的人,没有一个不会被远古华人的逻辑思辨所震撼,又为他的中道失落、没有继续发展而惋惜。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