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我在缅北“防疫”28年,与诈骗集团抢人

2022-04-26 2167 0
作者: 李哲 来源: 微信公众号“在人间living”

  自2008年以来,每年的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疟疾是一种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2021年6月30日,中国获世卫组织颁发“无疟疾认证国家”。从上世纪40年代的3000万到“0”的突破,我们用了70多年。中国建立的“疟疾监测体系”能够有效控制疟疾的传播,在经验中摸索出来的方法,被中国医护工作者带去了世界各地,用于改善当地的卫生状况。

  张军是中国医科大学1980级校友,毕业后在卫生部工作了七年。1993年,他辞了职,加入无国界卫生组织“HPA”(健康扶贫行动),成为该组织第一个成员。从最基础的改善生育方式开始,到帮助缅北当地建设卫生体系,漫长的28年几乎占据了他整个职业生涯。

  以下是张军的口述:

  2021年是我和团队在缅北经历的非常艰难的一年。

  我的团队属于无国界卫生组织——“HPA”(健康扶贫行动),1994年项目组成立,我是第一个成员。那时候去缅北百姓家里走访,都是找谁说话,谁穿衣服出来,其他人留在屋里。因为要自己纺布,衣服不够,所以谁出门谁才有衣服穿。

  我们为缅北克钦邦(缅甸北部的自治邦)、掸邦(缅甸联邦成员国)等地的3000多个村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服务范围覆盖了90%的中缅边境区域。28年来,我们机构在缅北发展了160多个全职员工,2000多个志愿者。

缅北

  我是60后,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整个世界以光速发展,那些始终如一的地方,便让人觉得落后了。提到缅北,大家率先想到的是“金三角”、“贩毒”和“诈骗”,鲜少有人看见这里的百姓在长达60年的战争中正在经历的饥饿与疾病。

  以前粮食不够吃,也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洗澡和喝水都是在附近的河里。孩子们很瘦,肚子凸出来,典型的营养不良。呕吐、腹泻足以要一个孩子的命。过去没有医院,甚至连懂医的人都没有,女人怀胎十月,生下孩子的时候脐带是用竹片或者烂剪刀割断的。因为陈旧的风俗习惯,她们的产房通常设置在牛棚、猪圈,避免弄脏自己的家。

  然而所谓的家,也就是几根竹棍插进地面,钉上竹板,用竹篱围成墙,屋顶铺油布和茅草,上面住人,下面养牲口。不养牲口则直接把土压实,把竹篱墙扎进地里。下过雨后,家里潮湿,地面冒出许多小蘑菇。这几十年,居住条件一直是这样。

  ■ 缅北的生活环境

  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缅北体现出的贫瘠和原始,吸引了国际上很多非营利组织(NGO)的关注,粮食、支教、医疗等方面的人道主义援助涌来。机构在这里的时间普遍不长,短平快的做一个项目,项目结束就走。医疗最常见的做法是高薪聘请一个医生,开诊所,收治病人,能给老百姓解决很大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意识到:一旦项目停止,医生走了,当地又会回到原点。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