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新冠疫情的结束,应该有明确的标准(上)

2022-04-25 4702 9
作者: 安生 来源: 卢瑟经济学安生杂谈

  贯彻任何一种意志都需要对应的物质资源,执行任何一种命令,都需要对应的物质资源。指定某一项政策,下达某一项命令前,都应大致估计所需物质资源。如果物质资源与所需资源不匹配,就必然出现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导致其他损失的局面。这时,就需要调整任务目标或增加物质资源,如果能提供的物质资源已经达到上限,那么就必须调整任务目标。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结合政治、天时、地势、将领、制度,对军事方案,行为进行判断。判断的目的,就是估计战争胜负的概率,选择效费比最高的作战方案。第二篇《作战篇》,按照既定的作战方案,估计所需的物质资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物质资源的消耗包括两个方面:直接消耗(Cost)和间接损失(Damage),即不但有直接消耗的军需物质资源C,还有因为战火燎原,壮丁参战对经济的破坏,导致的间接物质损失D。直接物质消耗C决定前线作战能力,经济基础提供直接物质消耗,间接物质损失D损害经济基础。间接物质损失D对经济基础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前线军需不足,战线无法维持甚至崩溃,国内社会矛盾激化。

  一场战争在发动以前就要估计胜利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不大,最好不要发动。而这种可能性,说到底,取决于本国经济基础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源和能承担的物质损失,即C+D。大力出奇迹,只要经济基础足够强大,军事目标足够谨慎,那么即使前线指挥官无能,不占天时地利,也能使用物质资源压到对方,取得胜利。反之,本国不能承担这样的物质损耗,最好放弃作战计划。否则,如果不能正确估计本国经济实力与实现军事目标之间的对比关系,盲目提出过于宏大的军事目标,必然出现前线物资短缺,国内经济崩溃,外部强敌觊觎。即使能在短时间内承担这样的物质消耗,也必须速战速决。否则,长期的直接和间接的物质消耗必然彻底拖垮国家经济,导致国家灭亡。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力,都不可能支持一个需要消耗几何级数增长的物质资源的军事目标。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博古、李德不能正确估计阵地战所需的物质资源、苏区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源,缴获所能获得的物质资源,既不愿采取消耗资源较少缴获较多的运动战,也不愿采取消耗资源更少牵制敌方资源更多的游击战,更不愿采取毛主席提出摧毁对方经济基础获得大量缴获的外线作战,最终必然陷入军事资源枯竭,苏区经济无以为继,不得不长征的局面。

  防疫也是如此。

  假设实现某种防疫目标M(mission)所需的物质资源是C(Cost)+D(Damage),如果因为某种原因,C+D以几何级数增长,M就需要改变。否则,C+D一旦突破了经济所能承受的上限,那么M就得变成无法完成,即mission imposible。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假如不控制疫情,出现大面积死亡,人都死光了,经济还能好个毬。作者眼中满眼都是钱和资本,人命在你那里似乎不是很重要。
0条回复
标准在美帝那里,美帝什么时候不制毒放毒,疫情就会结束。
0条回复
美国人在下一盘大棋,世界剧烈动荡,中国的思维是不是缺少前瞻性。
0条回复
西方已经准备好了西班牙流感后的预案,做了功课和数学模型计算。
0条回复
显然命在自己眼里是无价的。要明白这一点。
0条回复
作者眼中只有资源成本,作者也可用这个论点去思考一下自己的命值多少资源成本?也就是说别人用多少钱可以买你的命?
0条回复
新冠疫情也许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一个时代,这三年可以说是疫情时代,远没到后疫情时代,至于疫情结束的标准,试图在疫情里解释,只能说作者目的不单纯,夹带私货,这种人比那些恶意发泄的对社会危害更大,甚至满篇没一句激奋。
0条回复
把生命及防疫成本以A,B,C英文字母代替,作者是否居住上海或上海本地人,冷血得让人不寒而栗。 真是书读得越多人越活得回去,有这写论文的功夫,不如多干点实事。 上次作者一文也让人很不适,感觉就象包衰了巧克力外衣的苍蝇。
0条回复
疫情严重与否,管控严格与否,不取决于疫情本身,而取决于政治盘算。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