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检点,高度认识变化
一、第二阶段战役
战况与特点
俄乌战争已从俄罗斯第一阶段战役的先声夺人的恐吓战逼迫和谈进入了第二战役的实质性的攻坚战,以武力解决分歧而不是谈判桌解决分歧。乌方在米帝干预和北约的大口径支援下也终于从即将达成的谈判协议中撤回。忸怩的谈判已告结束。俄军从基辅撤军转到顿巴斯的清剿战为标志,俄乌战争已进入第二阶段的战役,双方在顿巴斯展开激战,目前马瑞坡勒的攻防已进入尾声,钢厂已夷为废墟。目前为止,守军1730人包括伤病员80人已放下武器,投降。俄军正在打扫战场。接下来对卢汉斯克的最后攻防后,俄军将转到敖德萨和卡契夫地区。
俄军改变了战略战术,从早期第一战役的全面铺开,声势浩大的威逼转为收缩战线,以重点进攻,夺取要塞展开攻势,一口口吃。乌军也从俄军在基辅撤围中喘出一了口气,从整体对抗到化整为零,以分散和集中突袭俄军为要旨,进行防御。
从俄军的收缩战线看到,正如我们曾经在第一战役中提到的俄军的战法也有问题那样,明显表明,俄军苦于兵力短缺,收缩了战线,改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俄军的兵力不足以在乌军强大的米英后援下完成第一战役的目标。俄军无法完成一个大切割大包围的战略战术的战略任务。因此俄军收缩战线是适当的选择。
俄军最初的战法是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不战屈人之兵,但是乌军强烈抵抗,俄军的第一阶段的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因此俄军必须结合实际改变战略战术,放弃温和之战。
俄军重要的战术改变是放弃了温和战法,以破坏城市堡垒防御工事的手段,进攻乌军。乌军的损失日夜加剧。就钢厂的乌军为例,已尽穷途末路,不是投降就是毁灭,俄军兵贵神速,摧枯拉朽,重炮之下,钢厂已成废墟,这表明俄军已经不再介意未来重建的代价了。
重炮之下皆为废墟钢厂90%被摧毁成为废墟。5月16钢厂乌军第一批264人放下武器,包括53名伤员被俄军带离钢厂,5月18日止,已经全面攻克钢厂。
俄军以压倒优势的火炮天女散花攻击钢厂。对于投降的士兵,乌称赞钢厂抵抗战士抵抗了两个多月,演员自慰说我们需要我们的英雄活着。这是啊Q罢了。
马市战事已经结束。俄军正在打扫战场,清理废墟。
俄军换帅取得了第二战役的阶段性成果。指挥官亚历山大·德沃尼科夫(Alexander Dvonnikov)是参加过叙利亚战争的指挥官,具有屠夫之称。他的特点就是神速,不计代价,以夺取目标为作战方针。
俄乌第二战役目标
俄军下一个军事行动目标:敖德萨和卡契夫,争夺第聂伯尔河。乌军正在米援下部署抵抗。目前俄乌双方都在第聂伯尔河部署了重兵。乌军为防御俄军渡河已经连续炸毁了三座桥梁,俄军架设的浮桥也连续被炸毁。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