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洪都拉斯弃暗投明!蔡正元先生讲的小故事是真的吗?
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在北京共同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美国《纽约时报》昨天发文评论称:洪都拉斯与台湾“断交”是对台湾的打击,也是美国的挫败。
拜登曾想捞一把洪都拉斯,派出了他的老友多德作为总统特使到洪都拉斯“劝说”三天,但无功而返。
美国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布林肯之前表示,这是洪都拉斯的主权决定,美国将继续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又说支持台当局在国际上做出更多“贡献”……
台湾当局的“另一只靴子总算落地了”,不用再幻想美国粑粑能扭转局面,吴钊燮也不用再默念“不要断,不要断,不要断”了。
吴钊燮这表情,台湾网友说已经看到吐了,每次被“断交”,他就摆出一副痴呆样,然后把抽屉里的旧稿子改个国名,再念一遍。
从岛内反应看,它们的心态就是“躺平了”,悬念无非是“下一个是谁?”
国民党前副秘书长蔡正元讲过一个小故事,说2009年洪都拉斯爆发军事政变,总统塞拉亚被逮捕,并流放到了哥伦比亚。
他妻子和女儿逃到台湾当局的“大使馆”请求庇护,结果台湾方面只收留了他的女儿,而拒绝了他的妻子(也就是今天的总统卡斯特罗),她最后是躲进了巴西大使馆……
蔡正元先生的故事至少有一处是错误的,塞拉亚是被军方送往了哥斯达黎加,而不是哥伦比亚。
其实,要了解洪都拉斯为何能顶住美国压力“弃暗投明”,最好是要了解时代大背景下的中美洲。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是美国后院中的“后院”,面积11.2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022.1万。
这里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被据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成立共和国,是拉丁美洲大家庭中的一员(拉丁语系)。
洪都拉斯盛产咖啡、香蕉,但它还盛产一种东西:政变。
仅仅到1980年,洪都拉斯就经历过139次政变。
1982年1月20日,洪都拉斯有了一部“民主”《宪法》:总统制、三权分立、军队国家化、定期选举等等,这部《宪法》是美国塞给它的。
美国的“民主大法”只是控制洪都拉斯的一种手段,根本无法令它得到真正的发展,政变照样发生。
绝大多数总统、部长、议长、大法官、将军们,都是捞一票走人。
国家和人民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捞钱(满足私利)和效忠美国(确保职位)。
而重视国家利益的“左翼力量”很难上台执政,因为美国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