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严防摆架子装样子只调研没结果

2023-03-29
作者: 法治之星 来源: 满子典频

  调查研究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功。近日,中办发出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于是,一场以调查研究为重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即将在全党展开。

  看过《方案》后,我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问题意识,《方案》聚焦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方案系统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具体问题、老大难问题,要求直奔问题去调研,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可以说是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

  事实上,这一次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早有征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这绝不是什么修辞性的说法,而是我党的本质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全方位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毛主席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就调查研究发出重要指示。可以说,调查研究不仅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证明,更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风浪考验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普及,让很多领导干部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毋庸讳言,这种“指尖上”的办公方式虽然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却也让一些领导干部躬不下身子、迈不开步子,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也日渐荒废。

  现如今,不愿调研、不会调研、不善调研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很多调查基本都是规定的路线走马观花,不是看精心准备的样板,就是听照本宣科的汇报,搞“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连现场交流都要念稿子,连调研报告也是别人操刀,有网友编段子讽刺这种调研是“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

  我作为一个老媒体人,虽然有多年的采访和调研经验,但实事求是地讲,调查研究不是专业新闻调查,所以调查研究该怎么做我不方便多说,只是想结合自己的见闻,聊聊我对调研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要注重细节。深入基层调研,绝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更要通过精准获取信息、分析数字,去研究背后的“为什么”“怎么办”。一句话,就是带着问题去调研。很多时候,问题就藏在细节当中,如果不认真、不细致就容易忽略。一言以蔽之,调查研究不能“为调研而调研”,一定不能心中不揣问题、脚下不沾泥土、口中不问数字,这种调研再多也是花架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其次,要和群众坐一条板凳。领导能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向群众了解情况。其实,这就是我们党搞调查研究的好经验:始终与群众坐在一起,向群众寻求良策。事实证明,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调研才有泥土气息,有群众声音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只有和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时,群众才能彻底敞开心扉,才能有唠不完的嗑、听不完的真话。所以,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时,应该多和群众紧密地靠在一起,多串门、多请教、多解忧,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要防止“盆景”式调研。刘少奇同志曾说:“要转变下面的作风,首先要看上面的态度,他看你眼色嘛!看你要什么嘛!不转变作风,就不可能了解全面情况。”所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干部要首先转变作风。有些领导调研前,习惯于先发通知或打招呼,要下面做好准备,包括调研的时间、路线、对象都要提前安排好。很多时候,领导即便心知肚明这些看到、听到的东西有假,也不愿意点破,甘愿被牵着鼻子走,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当中,有多少真实存在的问题都被事先“过滤”掉了?这种“盆景”式的调研,除了劳民伤财,给基层增加负担,没有任何意义。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领导干部总是看盆景而非实景,看到的都是伪装而不是真实,这样的调研就是失败的,就是变相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无法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还会引发新的问题,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