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明:要钱,还是要命?
我曾经在网友的一篇文章的后面留言道:穷疯了,要钱不要命;富晕了,要命不要钱。这是对穷人富人来说的,对于穷人,往往轻命重钱,对于富人,往往重命轻钱。
那么,到底是要钱呢,还是要命呢?到底是要命呢,还是要钱呢?网友说:钱也要,命也要,要钱,也要命。网友说得好,这是理想状态,也是正常状态。
但现实中,要说清楚国家主权和国家间的经贸关系并不容易。
有人主张,主权和经贸分离。主权归主权,经贸归经贸,两者各行其事,互不隶属,互不牵扯,互不影响,互不干扰。
那么究竟是主权第一呢,经贸第二呢,还是经贸第一,主权第二呢?是主权统帅经贸呢,还是经贸超越主权呢?许多时候,许多人主张,经贸高于主权,经贸重于主权,主张经贸优先,主权置后,甚至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还有人主张,虚的主权,实的经贸。主权存在于法律中、文献里,不存在于交往中、贸易里,主权不影响经贸、不制约交易。还有人主张一边说说主权,一边实际往来经贸。向国际社会宣示主权、给所有国家开放经贸,向国内民众宣称主权,和国外公司一直交易,主张该反对的反对,应经贸的照样经贸。
政冷经热,至今我国许多公司企业个人一直从事主权和经贸分离的实践,还以为这是伟大的发明、伟大的创新,为此不断地沾沾自喜。
最近,群里朋友发了一个照片,加了一段说明,看得我心惊肉跳。
令人愤怒的一幕,淞沪会战中鬼子攻占苏州河,汉奸助纣为虐的场景。
这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的一幕,一群鬼子乘坐小船攻入上海城内,他们正沿着苏州河岸往上爬,对上海守军实施包抄。船中可以看到有几个带着袖箍的汉奸,他们正殷勤的替鬼子测试绳子的结实程度,这些汉奸在国破家亡的时刻竟然助纣为虐,真的是恬不知耻,良心丧尽。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汉奸周作人被捕,对前去探望他的朋友说:“就是死了许多文天祥又何补于事呢?我不希望中国再出文天祥。”看来,这不是新问题,当年当汉奸的人就是把卖国和爱国分离开来的。看来,这个问题还是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好。
周作人至死都没有想明白,日本人没有让他坐监狱,怎么中国人让他坐了十四年的监狱呢?他不说日本的坏话,所以至今还是大汉奸。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介绍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
1940年,河北邯郸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庄,突然来了大批日军,把村子团团包围了起来。当时有几个八路军战士,正在村子里面开会,日军得到情报,火速赶来。仓促之下,这几位八路军无法脱身,被困在村子里,只好混在乡亲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