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起:文化抗战——毛主席抗战“十大”思想之七

2023-06-06 848 0
作者: 刘振起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阎文喜 作)】

  毛主席“十大”思想,造就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战争需要武器,更需要思想。毛主席是中国抗战的精神领袖,被陈嘉庚先生颂为“中国的大救星”。从新的视角来研究探讨抗日战争,我们看到,毛主席的“十大”思想,犹如茫茫黑夜中的灯塔,为中华民族的抗战指明了方向,统御了抗日战争的总体进程,武装人民发挥了弥补中国武器落后的天然缺陷,造成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巨大思想优势。

  “一、中国必胜思想;二、全面抗战思想;三、持久战思想;四、主要矛盾转化思想;五、抗日游击战思想;六、独立自主抗战思想(见【相关阅读】)

  七、文化抗战思想

  文化抗战思想,是毛主席抗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谓文化抗战思想呢?从毛主席的有关论述看,就是建设抗战文化军队,构建发展抗战文化,重视发挥文化在抗战中的巨大引领作用。毛主席说:“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在毛主席看来,抗日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他认为,要打败日本侵略者,仅有拿枪的军队是不够的,还要有文化的军队。文化的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2.jpg

  【1942年5月,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时的生动镜像】

  研究表明,提出文化军队,把文化战线视为与军事战线同等重要的抗日战线,是毛主席抗战思想的一大贡献。我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讲?要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封建大国,从秦始皇开封建王朝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江山社稷私家化,“国家是朕的”。所以,在中国的文化中,“家天下”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传统。因此我们看到,当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中国的老百姓并不认为这是在侵略自己的国家,正如有文艺作品说的,“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1840年以后,在西方帝国主义交相侵略下,中国又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到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9·18”事变后,中国的各大军阀和政治集团争相出卖国家利益,寻求洋人作靠山互相残杀,导致国家一片散沙,有国无防,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都非常差。否则,是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汉奸和伪军的。所以,毛主席提出文化抗战思想,正是透视了文化在抗战中的最基础最普遍的基因作用,抓住了抗日的另一重要方面。发展抗战文化军队,创造抗战文化作品,以抗战文化催生爱国情怀、激发抗日热情,从而有力地调动了一切抗日的积极因素。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