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起:中国必胜——毛主席抗战“十大”思想之一
毛主席“十大”思想,造就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战争需要武器,更需要思想。毛主席是中国抗战的精神领袖,被陈嘉庚先生颂为“中国的大救星”。从新的视角来研究探讨抗日战争,我们看到,毛主席的“十大”思想,犹如茫茫黑夜中的灯塔,为中华民族的抗战指明了方向,统御了抗日战争的总体进程,武装人民发挥了弥补中国武器落后的天然缺陷,造成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巨大思想优势。
一、中国必胜思想
中国必胜,是毛主席的伟大预见,也是毛主席最鲜明的抗战思想。这一思想有多重要呢?它犹如一个将亡的人,获得了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是的,这一思想,给了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念。
在新中国为国民提供了70多年和平生活的今天,人们不会再去思考80年前那样一个最为迫切且最为重大的国事问题:中国能不能战胜日本侵略者?如果拿这个问题问时下的年轻人,他可能会觉得毫无厘头和不值得回答。可80年前,这个问题是摆在所有国人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且答案几乎是否定和疑虑的。
同样,国际上更是认为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的。我们知道《西行漫记》这部书,它是美国记者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后的著作,通过他书中的表达,我们可以窥见到当时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斯诺访问毛主席,当毛主席讲到中国必将战胜日本时,斯诺写到:“但是这是多么荒谬可笑!共产党是真的认为中国可以打败日本这样强大的战争机器?”即使毛主席分析了战胜日本的理由后,斯诺仍然认为正统的军事思想家会认为这在技术上是有谬误的。
“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日本”,这种观点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潜在的惯性推断在里面:中国战胜过谁呀?谁也没有战胜过。8个国家打你,你失败;2个国家打你,你失败;1个国家打你,你还失败。更直接的是,日本打你几次,你几次都失败。时下的日本更加强大,中国是必败的。这可以说是当时具有普遍性的主流观点。所以,当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失败论、亡国论就充斥于政府和市井。以至于使得毛主席,不断地来说明中国必胜的道理,反对妥协退让,驳斥亡国论,号召坚持抗日。
在公开发表的《毛泽东选集》四卷中,我们看到抗战期间他的若干文章中,在《毛泽东年谱》记载的抗战期间他在共产党及其武装的诸多会议上的讲话中,都在强调中国必胜的道理,强调坚定抗日胜利的信念。例如,《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等等,特别是《论持久战》,立论的基础就是驳中国失败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以他人不及的哲学思维高度,说明白了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这对那个时候的中国来说,就像阴霾中的太阳、暗路上的明矩,给了中国抗战的希望和力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