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农:毛主席是如何缔造出一支坚不可摧的人民军队的?

2023-05-24 2107 0
作者: 蒋建农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建军井冈山

——毛泽东与秋收起义军的历史渊源

蒋建农

  摘要: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是,如何才能把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探索出复兴革命之路呢?在中共中央直接部署发动的三大起义中,唯有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计划落空被迫引兵井冈山后,成功闯出一条新路——井冈山道路。其中关键是要在农村环境中造就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文人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凭借自身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理论问题系统深入的认识,凭借自身在革命生涯中与安源矿工、与湘鄂赣三省农军、与叶挺独立团及其扩充发展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等形成的历史渊源关系,凭借自身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作风,乘风破浪,缔造了一支坚不可摧的人民军队,进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毛泽东的军事生涯是从1927年开始的。虽然在辛亥年革命军起时,他奋而投军,在湖南新军有过半年列兵的经历,但和那些军校出身或职业军人相比,毛泽东的军事阅历基本上是空白。然而,在风云激变的1927年,毛泽东断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率领一支临时组合的队伍,并且在经受秋收起义失败的重创之余,硬是在井冈山上闯出一片新天地,他本人也从此开始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统帅。

  一、关于武装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储备

  和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许多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一样,毛泽东经历了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但勤于思考的毛泽东,参与这些社会实践之深入和理论建树之大则是最为突出的。以投身农民运动的实践为例,1917年7月,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和同学萧子升以“游学”的方式,到湖南宁乡、安化、益阳、沅江、平江五个县,进行了行程1000余里的农村调查;他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是比较早地开始从事农民运动的,1923年4月,他就派水口山的工人刘东轩和安源路矿的工人谢怀德(均为共产党员)回他们的家乡衡山岳北白果乡(也是湖南军阀赵恒惕的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同年6月,正是在毛泽东等关于要注意农民运动的提议下,党的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民问题决议案》;1925年2月到8月,毛泽东在回乡养病的半年间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韶山地区的农民运动,从进行农村调查到办农民夜校启发农民觉悟,再到组织雪耻会、农民协会,进而成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发展党员,毛泽东对开展农运的意义和如何开展农运有了比较系统的切身体会,积累了第一手经验;此后,毛泽东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招收广东一省的学员变为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招收,其中比较著名的学员有王首道、吴芝圃和张明远,他们后来分别成为湘赣、睢杞、冀东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这一时期,毛泽东撰写并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农民中各阶级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和《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等理论文章,编印《农民问题丛刊》,并自1926年11月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主持制定《目前农运计划》。此时毛泽东已经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查看余下9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