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关向应流着泪对彭德怀说:不要闹了,我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
毛泽东与彭德怀是同乡,是朋友,同时也肝胆相照的好战友、好同志。自红军时期开始,毛泽东与彭德怀便紧密合作、共同奋斗,一次又一次地将党和人民军队拯救于水火之中。
毛泽东与彭德怀都是极其有主见的军事家,在具体指挥上不免有分歧。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毛泽东坐镇延安,而彭德怀征战于华北,两人在如何对日作战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和争论……
1937年8月22日,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召开时,华北已经危如累卵。七七事变后,日本进攻华北的兵力已经达到5个师团,10万人以上,国民党在华北虽然有30万之众,但却完全不顶用。在短时间内,良乡、房山、南口相继失守。
华北该如何守?红军到底该起什么作用?成为摆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袖面前的重大问题。
在会议的一开始,大家一致决定,除少量兵力留守陕甘宁边区以外,主力3.2万人开赴晋绥前线,与国民党共同防御华北。万一国民党一溃千里,放弃华北,红军仍要拖住日寇,坚持华北抗战,拯救民族危亡。
然而在如何对付日本人方面,毛泽东与朱德、彭德怀等人却发生了争论。
毛泽东坐在冯家村头那孔历史性窑洞内黑漆方桌的一边,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从容道出了他的深谋远虑:
我们当前任务有个五个:1.创造根据地;2.钳制和消灭敌人;3.配合友军作战;4.保存和扩大红军;5.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
关于红军作战,毛泽东说:“应适用游击战和运动战,还有红、白军共同作战。”毛泽东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
“红军要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但着重于山地。”
对于毛泽东关于“山地游击战”的论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当时红军即将接受抗日改编,全军上下都摩拳擦掌,想要和日寇真刀真枪的干一干,让他们知道知道人民军队的厉害。
早在红军时期,我军就非常善于运动作战。在历次反围剿中,红军利用自己高度的机动性与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屡挫强敌,经常以极端劣势的装备,将国民党军成旅成师的歼灭。
红军战斗力如此强大,又为何要“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打山地游击战呢?对于这一点,彭德怀等人有些不理解。况且打游击战,是不可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东打一枪,西打一炮,何时才能歼灭日寇主力、收复国土呢?
因此,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皆认为,我军不能单纯地打游击战,而是应该像红军时期一样,适时地打运动战,即集中大量兵力,成建制地歼灭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