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游击队歌第二段为国民党喊冤是自取其辱——写在国耻日前夕


  明天就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偏偏系统在信息列表里给笔者推送来一篇题为《不方便唱的“游击队歌”第二段》的文章,顿觉跟吃了颗苍蝇一般恶心:

  这个号很小众,头条文章的点击量普遍不超过500(因此就打码不帮它出名了)。然而,这篇文章却很不一般,笔者点开时阅读量显示9.9w,刚刚收藏了一下链接,重新打开准备截屏的时候,阅读量一下子就跳到了10w+,前后间隔不超过几分钟,而且文章还是两天前发送的。看来,系统推送“功不可没”,时机把握得也很巧妙,明天就是“国耻日”嘛。

  这篇文章讲了啥呢?就是说《游击队歌》原本有两段歌词,因为第二段歌词有“不分穷,不分富”,“不论党,不论派”这样的字眼,所以就在后来被“不方便唱”了。

  原文截图

  然后,作者也没考证出是什么时候被“不方便唱”的,反倒开始替“国府”喊冤——游击队又不是共产党军队的“专利”,国民党的军队也打游击战,凭什么就“不方便唱”第二段,正视国府的游击战功劳呢?

  原文截图

  笔者稍微检索了一下,发现就连“党史博采”这样的媒体也曾为第二段鸣不平,称“在后来因为被扣上了‘阶级调和’的帽子,因此才将这第二段歌词整体砍掉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不为人们所知晓了。

  关于“党史博采”文章的这种说法,笔者努力查询了一番,也没能从正规史料里找到佐证,只在知网找到了1994年第9期的《教师之友》杂志发表的“江苏赣榆县陈家湖”的文章《<游击队歌>有关资料及教学建议》,算是比较早地给出了这种说法。

  《教师之友》刊登的这篇文章称:“在‘四害’横行时代,被扣上了‘阶级调和’的帽子……”《党史博采》那篇文章的信源,多半来自于此。

  这里的“四害”指的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么,“整段歌词被无情的砍掉”的时间也就被推到了1966年之后。

  然而,笔者找到了1965年《江西教育》杂志刊登的《游击队歌》歌词,已经没有了第二段。

  1964年国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里面采用了《游击队歌》,也没有第二段。

  再往前追溯,1963年空政文工团录制的版本,同样没有第二段:

  游击队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剧团合唱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追寻红色的足迹

  显然,《文史博览》的文章所采信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我们再回到对《不方便唱的“游击队歌”第二段》这篇文章的讨论。要搞清楚第二段为何“消失”了,恐怕还得回到《游击队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