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从小丑跳梁到学阀“吃果果”

2023-10-04 1839 0
作者: 陈俊杰 来源: 红歌会网

  学阀特指凭借某种势力把持与垄断教育界或学术界的害群之马,亦可泛指在特定的职业或组织中由某个学校的毕业生形成的排他势力。“学阀”这个词最早出自毛泽东在其少年时期的旧私塾里读书时从一本东汉时期的某个语言学家的著作那里发现的,他讨厌旧私塾的教育而用这个称呼抨击老先生,直言他们是“收钱卖知识”。学阀常常会因为规定或常年的惯例需求而能确保组织里的长官通常都是某个特定学校毕业的,“学派”由此得以维持。学阀未必都是来自传统名校或学力强的学校,在某个地区或职种上影响力大的学校也有会有学阀。

  “吃果果”,网络流行语,派生于“吃瓜群众”,但用于官本位的学阀那里更具讽刺效果,就像“民国”年间的学阀梁漱溟被军阀韩复渠玩弄于鼓掌之间。《排排坐吃果果》,歌手娃娃的一首儿歌,用于学阀则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比学问如幼儿园做游戏!中央党校王海光教授王海光的《臭不可闻的中国学术江湖》一文认为,中国特色“学术江湖”里的学阀虽学问皮毛而文墨粗通却绝非等闲之辈,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明白人”,不学而有术,有趋炎的敏锐、附势的机灵、投机的精明与功利的勤勉,善于自吹自擂、惯于鱼目混珠而长于以假乱真,以大量制造学术垃圾为升官发财之道。其中最厉害的角色当属学、官、商三栖人物,反复横跳于三界之间,但主要混迹于“学术江湖”之内,于官场是学者而于学界是官员,懂得如何最有效地整合三界资源,用学名求利禄而用权力造学名,通过循环利用而最大化地升值自身。“学术江湖”最响的是噱头学术而真干的是捞取虚名浮利的勾当,目的无非是功名利禄,但花样名目繁多而催生了追名逐利的江湖学问。其荦荦大端者有会议学术、职称学术、项目学术、媒体学术、关系学术、泡沫学术、概念学术……在行政权力有着绝对强势地位的官本位社会下,货真价实的知识权威黯然隐退势必带来毛泽东眼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伪学谋仕风气。利益导向使然,学阀不可能致力于真正的学术功夫。谋虚名以兜售伪学、串会议以充扮权威而借媒体以营造声势是其谋取利禄的终南捷径,任其流弊蔓延而大坏学风则学将不学矣!中国特色学阀的晋升机制:职称与论文的数量挂钩→水垃圾论文→将垃圾论文投给垃圾期刊→贿赂垃圾期刊编辑或找学阀大佬打招呼→垃圾期刊收录垃圾论文→职称评定顺风顺水→招收博士团队→包揽价值上千万的科研项目→博士团队流水线生产论文结题&年年从国外购买昂贵的科研器材→将科研经费收入囊中&获得各种荣誉头衔→……→混成院士→垄断学术领域&摧毁创新根基→阻碍产业转型升级→人人得而诛之的利益输送中间商(买办利益集团)!一言以蔽之:“学术圈”坐地分赃厅之小丑跳梁排座次!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