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病”:“伟大”的副作用

2023-10-07 2991 3
作者: 赛先生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导读: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科学奖已全部出炉。无论获奖者此前多么名不见经传,他们的名字公布时,其声誉都到达了一个高峰,他们的故事被世人传阅,他们的名字前面从此多了一个修饰语: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奖得主的修饰语,仅代表获奖者在科学上的才华,并不代表此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权威,也与他们本人的品格无关。但是,历史上的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可能会认为,这一奖项意味着他们在任何领域都有出色的专业能力,然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发表“奇怪的”、甚至是“反科学”的古怪言论,甚至承担超出他们能力的项。这一现象,被称为“诺贝尔奖病”(Nobel disease 或 nobelitis)。

  以下文章认为,对于患了“诺贝尔奖病”的诺奖得主,嘲笑他们很容易,但我们也要理解卓越的智慧往往伴随着古怪的行为,因此应该多一些同情和包容。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诺贝尔奖病:为何一些最伟大的科学家最终变得疯狂

  赢得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能达到的最高专业成就。

  这项荣誉的分量太重了,以至于获奖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是无可置疑的。

  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加上名利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后来的年岁里追逐不可能实现、伪科学的,或者完全疯狂的想法。

  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可能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成就。这是终极的“金色入场券”。在职业生涯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可以在余下时间里,选择任何地方,研究任何他们想研究的东西。获奖者会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言人,可以领导研究所或政府机构。他们代表了人类成就的巅峰。

  但名气太大也有负面影响。诺奖得主经常被要求就远远超出他们专业领域的话题发表评论,这可能充满危险,特别是当话题涉及广泛的公众利益时,比如政治或宗教,或者外星人。虽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经常陷入这种处境——而且他经常说一些极其愚蠢的话。

  职业上也会有陷阱。当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专注于解决棘手的问题时,诺贝奖得主通常除了最艰巨的挑战之外很难专注于其他任何事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发现,他本可以再赢四个诺贝尔奖;相反,他晚年一直在追逐徒劳的大一统理论。同样地,该领域的另一位巨人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沉迷弦论,追逐自己的“终极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汉明(Richard Hamming)这样描述道:“现在他(另一位诺奖得主)只能把精力花在重大问题上。”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