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网红科学家”颜宁背后的大佬?
近期比较关注颜宁,但有关施一公和颜宁,似乎越挖越令人不安。
一、媒体过分关注颜宁
十多年来,媒体对颜宁的关注频率远超其他科研工作者,即使是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也没有获得如此高频率的关注。
《人民日报》2012年3月15日曾以《清华最年轻的博导颜宁:搞科研“宅”真的很重要》报道颜宁,此后每年都有类似报道,即便她2017年5月到2022年12月到美国工作,还曾获得《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如《人民日报》等媒体2019年5月曾以《祝贺!中国学者高福、颜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为标题,报道了颜宁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
2022年11月颜宁宣布及回国后,有关她的新闻比比皆是,如《人民日报》、人民网的《看,这些青年科学家勇闯科研“无人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的《颜宁发文回应离美归国》,《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的《欢迎颜宁回国,并祝她成功》,中国青年网的《科学家颜宁将离美归国:我为何选择深圳》,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的《科学家颜宁宣布:离美归国!》,《经济日报》、光明网的《期待更多人才归国圆梦》,央视网、央视新闻、潇湘晨报、文汇网、齐鲁晚报、西湖之声的《热搜第一,科学家颜宁宣布离美回国任职!》等。
2023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颜宁的新闻。如2023年3月,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的《颜宁,有新职》,中国青年网的《颜宁获聘新职》等;2023年4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的《颜宁介绍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建情况》,证券时报网的《光明科学城论坛在深圳开幕,颜宁等众多学者发表精彩演讲》、《颜宁被选聘!与施一公、陈薇同属一学部!》,《深圳商报》的《颜宁:期待与深圳所有大学合作》等。
7月份,媒体模仿“钱学森之问”“耿飚之问”,突然炒作所谓的“颜宁之问”,如《中国经济导报》的《“颜宁之问”当思应将孩子导向何方》,澎湃新闻、光明网的《“问了20多位同学,没有一个回答让我眼前一亮”,颜宁问了个什么问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的《创新博士选拔方式是回答“颜宁之问”的关键》,澎湃新闻、中国网的《颜宁之问为何让同学答不上来?》,澎湃网、文汇网、光明网的《颜宁之问为何让同学答不上来?》等。
8月份颜宁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后,媒体有关她的报道更加密集,造势“逼宫”态势十分明显。如《环球时报》的《颜宁、石正丽等确认为院士候选人》,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的《两院公布1238人候选院士名单:石正丽颜宁入围,最终入选仅169人》,证券时报网的《多位学术大牛入选两院院士候选名单,生物学家颜宁、北斗三号总师上榜》等。颜宁2017年8月首次入选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时,《环球时报》、齐鲁网、央广网、环球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也是同样模式的操作,颜宁似乎一直是“网红科学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