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失信的报应
荐者鸿鹄按:推荐给你们一篇曹德旺的文章。许家印的事情,与其咨询律师,不如向曹德旺这样的民族企业家咨询追讨赃款的妙招儿。这样的事情他们早就经历过了。
1991年股票成功发行后,除了建工业村,福耀还涉足装修公司、加油站、配件公司、高分子公司,还有香港的贸易公司,等等。
先说高分子公司。
福耀有一位副董事长,叫黄照满,来自美国,我一般都叫他黄博士。他是做塑料的,高分子专家。在董事会上,他提出在福耀厂区内搞高分子项目,跟他个人合资。他占49%,福耀占51%。这个项目在董事会上获得了通过。
高分子项目的建设,差不多与建工业村同时。
山东过来的祝总过去当项目的总经理。
设备是向美国科纳公司订的,黄照满推荐的公司。有一天,他带着科纳到福州,希望与福耀高分子公司签订设备采购合同。
傍晚的时候,我带着祝总从福清宏路出发,到他们入住的福州外贸中心酒店,与他们会面。
“曹总,我跟科纳很熟悉,是多年的好朋友,是我当时在台湾时的老供应商。这次给我们的设备价格很便宜,他们只要了350万美金,如果你们单独买的话要六七千万美金。”黄博士得意地说着。
一旁的祝总却听得眼睛都瞪大了,“老板,您能不能出来一下?”祝总把我拉出去说,“老板,那光头前天传真的价格是315万,他怎么多出35万呢。”
这事我知道。在他们来之前,我就收到美国科纳的传真,设备的报价就是315万美金。“黄照满是股东,他有一半的投资,多出的钱他也要出一半,我们暂时别出声。”我悄声对祝总说,“不要急,我们回房间去接着谈。”
回到房间,我对黄照满说:“价格方面没有问题。我们不懂技术,你是专家,那么技术合同就麻烦你来起草吗,明天我们同他签商务合同。”
“好的。”黄照满点点头。
接着我就请他们吃晚饭。席中黄先生继续在吹他为这次能买到这么便宜设备的功劳以及高分子工厂的未来前景。
第二天上午7点,我们接着昨天的话题谈。
但第二天上午见面时,黄照满没有拿出技术合同稿。
“曹总,我没有起草。我和他们很熟悉,我认为不用做这个合同的。”他说。
“你们熟悉,我不熟悉,而且中国外贸规定必须有技术合同。”我说。
“我担保,0K?”
“你担保?0K。不过”,我双眼盯着黄照满,这家伙看来还真想吃这个腥。我的脑子迅速思考,瞬间想到了一个让黄照满吃不了兜着走的办法,“你担保,用你持有的福耀股份担保?我们不接受空头担保。”
“可以。”黄照满说,此时他压根儿不在乎用什么担保,只要能签合同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