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比美国多经济就比美国好?别忘了单位能耗与经济水平成反比
内容提要:
最近不少人,认为我们的用电量远超美国,并将其作为中国经济领先美国的依据。但事实上,发电量既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更不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美国经济的单位能耗远低于我们,我们如果不知羞耻而据以自嗨,必将误国误民。
一、最近不少类似潘明先生的人,认为我们的用电量远超美国,并将其作为中国经济领先美国的依据。
11月26日,@潘明先生 在自媒体说:“发电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特别是工业生产的指向标。现在,中国发电量是所有G7国家(含美国)之和还多10%以上。这是经济发展势头的最好注解,动力强劲,生活奔腾,势不可挡“。
在潘明先生发出这句话之前,其实在自媒体平台上,已有不少类似的言论。
我不知道是哪位“有心“之人,最早抛出这个貌似正确无比的观点,但我知道这个观点有两个明显的目的。
一是针对这两年我们的GDP与美国的差距扩大了,试图用这样的观点来证明美国经济没有数据表现出来的那么好,与那些散播美国经济正在衰退或即将衰退的观点遥相呼应;
二是用偷换概念的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经济比数据表现得更好。其潜台词就是不要去理会过高的债务率、不如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通缩特征的CPI,耗电量才是最准确的综合经济温度计,按耗电量,中国的GDP已经超过美国,世界第一了,大家就偷着乐吧。
我相信,99%的网民看到这些言论,虽然通过对周边经济情况、居民生活情况的观察,能够感觉到我们的经济与生活其实与美国存在挺大的差距,但却无力去反驳这类观点。因为类似的观点,看上去似乎挺高大上的,与此同时还散发着唬人的政治正确的迷雾。
但是,我想郑重地告诉潘明先生,以及抱有与潘明先生类似观点的人:你们的观点大错特错!
二、发电量既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更不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我要免费教潘明先生们一点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只有在耗电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发电量的增长才会与经济的增长同步。发电量既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更不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关于耗电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单位经济耗电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单位能源产出的经济指标不断增加,从统计数据上便会表现出GDP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用电量的增长速度。也因此,至少1990年以后,国家发改委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都会制定明确的节能降耗目标,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也会对节能降耗的项目从政策上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