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乡镇司法所长工作何以难做?
2015年4月,以咸阳基层司法工作者为原型的电影《司法所长老秦》在西安首映。这部电影改编自原咸阳市司法局局长魏定平的小说《咱们的司法所长》。魏定平表示:“当时司法所由我管辖,所以我对司法所的了解比较多,在基层的工作十分辛苦。他们要进行法制宣传、调解居民纠纷、进行社区矫正,他们人员少,工作量大,非常辛苦,但很多人对他们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精神需要被更多的人知道和学习。”不难看出,不管是小说还是据此改编的电影,均是对基层司法所长真实事迹的艺术化表达。
“六五普法”(2011—2015)期间的陕西关中偏远地区司法所,是这部电影设定的时空场景。影片主要讲述了司法所长秦文亮工作中的两个生动故事。刘二愣假释期间脱管的故事,着重刻画了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王巧香在丈夫工伤死亡后上访的故事,揭示了司法所调解矛盾纠纷的实践。实践经验表明,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和调解纠纷职能,发挥的最为充分。除此之外,司法所还肩负普法宣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为基层政府提供法律参谋等多项职责。相比较于前两种职能,司法所的其他职能还有待强化。就此而言,影片讲述的两则故事,紧扣司法所的日常工作主轴。
这种高度纪实性的文艺作品,为我们理解真实的生活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剪裁和浓缩,它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中拣选出最具张力、最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就此而言,纪实性文艺作品的真实性,决定了它适宜作为经验分析的样本。毋庸讳言,艺术作品不可避免会对事实进行理想化设定。这就决定了基于文学探讨法律问题的研究者,必须能分清真实与艺术的边界,能够对文学真实进行生活还原。果能如此,法律与文学进路的探讨,将会获得生活经验的充分滋养。
一、刘二愣脱管:技术监管何以失效?
我们先来分析刘二愣假释脱管的故事。屠户刘二愣撞见妻子与某男子通奸,激愤之下用杀猪刀刺伤该男子。刘二愣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服刑期间,刘二愣认真接受改造。考虑到刘二愣还有老父亲、小儿子需要照顾,秦文亮做担保将刘二愣假释出来。2003年,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等六省市开始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2009年,社区矫正被推广至全国。假释人员刘二愣接受社区矫正的时间点,处于社区矫正在全国推广之后。在社区矫正实施期间,刘二愣先后两次脱管。为了找工作,刘二愣将手机放在家里,意欲乘客车离开居住地。蛋蛋发现父亲撇下用以定位的手机外出后,立即报告给秦所长。秦文亮在县城汽车站将刘二愣劝回。考虑到刘二愣尚未踏出监管区域,秦文亮对其进行口头批评教育。不久后,刘二愣携带杀猪刀到菜市场寻找工作时偶遇前妻。刘二愣跟踪前妻来到川西镇,遇到前妻遭男子打骂,遂出手殴打该男子,打斗中杀猪刀掉落在现场。刘二愣在社区矫正期间持刀行凶,被撤销假释收监服刑。上级追究秦文亮的监管失职责任,准备对其作出停职、全县通报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