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兆云:“文化怪杰”辜鸿铭其人其事

2024-04-12 3120 2
作者: 钟兆云 来源: 红色文化网

  辜鸿铭:在做“真正的中国人”路上

  钟兆云

  辜鸿铭(1857-1928)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李大钊尝言:“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文化巨擘吴宓亦赞曰:“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惟一之宣传员。”而新文化运动另一位领袖陈独秀认为他是位“很可笑”“复古向后退”的怪物。毁誉参半中,东西洋却流传着“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之语,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和毛姆等莫不对他推崇备至。生前已成传奇、死后“可能化为神话人物”的辜鸿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图片

  中年时的辜鸿铭

  有怎样的出身和家庭背景?

  辜鸿铭祖籍闽南(有说同安、惠安,彼时均属泉州府),其先祖下南洋,在马来半岛槟榔屿落户,成为开垦这块蛮荒之地的华人前驱,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就生于斯。其曾祖父辜礼欢作为“当地最可敬之华人”,被初登马来半岛的英国殖民者委任为地方居民的行政首脑——首任甲必丹。在这位地方头人的儿子中,辜安平自幼被送回国内读书,履职台湾后定居,辜振甫一脉即出于其;辜国材和辜龙池则继续与英国殖民者保持合作关系。辜龙池之子辜紫云不喜从政,帮助英商布朗经营槟榔屿的牛汝莪橡胶园,并娶了一位葡萄牙妻子,其次子即辜鸿铭,名汤生(Tomson)。

  聪明伶俐的小汤生被布朗收为义子,10岁时随义父前往苏格兰,14岁被送到德国学科学,不久考入莱比锡大学,获土木工程文凭。回苏格兰后,又进英国古老的名牌大学——爱丁堡大学就读。Hong-Bengkaw(汤生在学校的英文名字,为闽南方言译音)经过一番西方学术武装,对卡莱尔、伏尔泰、爱默生等人抨击资本主义的精辟格言烂熟于心。他们连同歌德、狄德罗等人对中国儒家文明热衷赞赏,成了汤生了解和认同母国文明的精神食粮,寻回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神圣的民族尊严。

  20岁那年,他通过拉丁语和希腊语两门古语,以及数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哲学和修辞学等众多科目的学习和考试,摘取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的桂冠。尔后到牛津大学进修一段时间,旋赴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巴黎游学,凭着天赋和勤奋掌握了十多门外语,获得了包括文、理、工、哲等多科的文凭、学位,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能言善辩、笔走飞鸿、大器早成的青年学者。父母去世后,汤生决心遵从父亲“回到东方来,做个中国人”的遗命。布朗支持他东返,并告带他到欧洲求学的目的,是为了安上一副具有透视能力的西洋镜,会通中西,日后担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