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克兰到巴勒斯坦:粮食主权、战争与跨国资本主义
导 语
当下的世界体系正处于结构性危机之中,粮食危机的隐患也越来越大。旧有的全球粮食生产分配体系已经被证明是不平等且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思考粮食主权这一概念的内涵,将饭碗端在劳动者而不是跨国大公司的手里。
本文介绍了乌克兰、黎巴嫩、南非和巴勒斯坦民众争取自身粮食主权的实践。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系统性不平等和风险;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劳动群众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渴望掌握自己的未来。
全世界劳动群众正在为建立一个更平等更可持续的世界秩序而斗争,而粮食主权是这场斗争的关键一环。
作者|瓦莱里·彼得罗夫:哲学家,非政府组织 "社会运动 "的积极分子
责编|竹节虫
后台编辑|童话
正文
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加剧了全球粮食安全的紧张局势,依赖乌克兰和俄罗斯粮食进口的国家现在面临饥饿的严峻威胁。此外,全球环境危机也对粮食安全构成影响,不稳定的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
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战争、环境变化、消费模式及全球资本主义下商品流通体系内部不平等的深层联系。当前的各种危机正在促使人们寻求突破依存状态,向粮食主权的目标迈进。
在分析全球粮食短缺的原因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讨论有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粮食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和销售链的发展、消费和粮食定价政策等问题。
挪威农村和地区研究所(RURALIS)高级研究员纳塔利娅·马莫诺娃(Natalia Mamonova)、黎巴嫩农民和活动家塞尔日·哈福什(Serge Harfouch)、南非经济正义研究所研究员安德鲁·本尼(Andrew Bennie)和巴勒斯坦人权捍卫者兼农业工作委员会联盟总负责人福阿德·阿布·赛义夫(Fuad Abu Saif)分享了他们的想法,并对相关主题进行了分析。
一、俄乌战争之中乌克兰“安静的”粮食主权
根据国际组织“农民之路”的定义,粮食主权是指人们有权获得符合当地文化、以生态可持续方式种植、使用自主选择的粮食和农业系统生产的健康食品。与仅指获得粮食的粮食安全不同,粮食主权指的是自主生产和分配粮食的能力,以便为民众提供粮食。粮食主权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但与此同时,其实施实践却有着百年的传统。
农村与地区研究所研究员纳塔利娅·马莫诺娃(Natalia Mamonova)认为,鉴于俄乌战争,加强乌克兰的粮食主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因此,纳塔利娅提到有研究表明,目前乌克兰每三户家庭中就有一户存在粮食不安全问题,而这一数据在该国东部地区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