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是如何疯狂扶持希特勒上台的?
1933年1月30日,一个出生在布劳瑙的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仅半年之后,这位曾经断然拒绝了祖国奥地利征召的日耳曼裔逃兵,在经过德国的全民公投后,在90%德国人支持下,神奇般成为了德国的合法总统。
此时,德国已从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此后,这个一战后背负了巨额战争赔偿的战败国,只花费了数年时间便完成了扩军备战,一举拥有了整个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武装力量。德国因何能拥有如此惊人的恢复力?就算希特勒的演讲能力再优秀,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来资金支持也注定难以成事。那么,希特勒能如此迅速地崛起掌权,这些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1933年11月,《纽约时报》曾披露出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从1929年开始到希特勒1933年成为德国元首,包括福特、洛克菲勒等一大批美国华尔街最顶尖的金融寡头,陆续为希特勒提供了3200万美元的资助,借此成为希特勒上台的最大“功臣”。
华尔街想要在派系林立的德国政坛寻找代言人,为何最后会选中当时还只是个政变未遂小头目的希特勒?这其实都要感谢德国的老朋友——法国的帮忙。一战结束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已是满目疮痍,却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由于一战的原因,法国对德国的态度最是简单明了:想方设法踏上一脚,使德国彻底陷入万劫不复。
因此,不管德国的经济有多困难,法国都坚持向其索要战争赔款。甚至,他们还为此冻结了美国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贷款,以此来获得自己的战争赔偿。最终,法国此举终于惹得华尔街大为光火。
当眼睁睁看着大笔金钱全流入法国人的口袋,而德国人却再也无力偿还自己的贷款时,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不禁深感不爽。于是,他们先是想通过胡佛向法国政府施压,却遭到了这位美国传奇人物的无情拒绝。至此,华尔街这些手握经济命脉的“绅士们”,决定要用自己的特殊方式单干。
1929年6月,福特、洛克菲勒等金融寡头和美联储的一众头头们聚集一堂,商讨如何将德国从法国的高压下解救出来。这次会议结束后,在场众人达成一致意见:必须挑出一个强有力的人物,通过“革命”手段来拯救德国,而希特勒便是被他们选出的领袖。
希特勒虽本性疯狂,却也深知政治和金钱间的紧密联系。而当华尔街使者西德尼·沃博格出现时,纳粹领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出头之日终于即将来临了。
沃博格随身携带着洛克菲勒的亲笔信,并在慕尼黑市长的引荐下见到了希特勒。华尔街答应出钱帮助希特勒上台掌权,条件是上台后要施行进攻性的外交政策,给不听话的法国人一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