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潘展乐令西方泳圈破防,但我们不能总是自证清白!
8月1日凌晨,中国19岁小将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6秒40的惊人成绩夺冠,成为中国游泳队在巴黎摘金第一人。
赛后他发了条微博:“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
这位温州小伙子的格局不一般。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阿乐,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欢乐!
昨晚,全世界有无数人在屏幕前观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碧波大战,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当我们心花怒放的时候,有些人却心如刀绞,他们震惊、愤怒和质疑……又双叒叕向中国游泳队泼脏水。
银牌得主澳大利亚游泳名将查尔莫斯的教练布雷特.霍克赛后在INs上贴了一条视频,他说:
“听着,老实说,我对这场游泳比赛感到愤怒!……现在我很沮丧,我不在乎你们说什么,这不是种族问题,也不是针对任何人或者任何国家,但这就是我看到的和我知道的。”
“这不真实,查尔莫斯、波波维奇、亚历克西他们都在,100米自由泳你不可能击败这些人整整一个身位!从人类角度看,这是不可能的,OK,别和我吹,也别强迫我接受,这不真实。”
他还加了句旁白,“如果看起来优秀得不像真的,那很可能就是假的。”
够恶心不?毫无风度和修养可言,破防到这种地步。
这只能说明,他的心不但特别肮脏,而且特别易碎。
而霍克这种人,在西方泳圈当中比比皆是,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他们对中国人在游泳项目上取得的亮眼成绩每次都恨得咬牙切齿,甚至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进入了政治、舆论、种族领域。
西方人特别在意游泳项目,因为长期以来西方人就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地”,别人的“禁区”。
游泳是一项很普遍的运动,海里、河里、水库里都可以进行。
但野游游得再好的人,也无法在奥运赛场、世界锦标赛上获得金牌。
我高中有位同学就游得很好,放学后准去海边游泳。后来,被人捞了上来。
再后来,学校就与家长们合作,下死命令,禁止我们到海边游泳。
如果我这位英年早逝的同学当时能在游泳馆里游泳,或许可以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但游泳馆需要钱,以前的市县哪有游泳馆?没有专业场地,就很难发现并培养好苗子。
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普及了游泳馆,有政府扶持的、有私人经营的、还有公益类的。
在这种背景下,大型比赛的游泳池就成了白人的天下。
虽然日本人有时也能冒个头,但根本无法撼动白人的垄断局面。
垄断,又增强了白人种族优势心理(现在它们嘴里不说)
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游泳速度与之微妙关系就显现出来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