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俄罗斯预言成真!这国果然爆发“颜色革命”
孟加拉国,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南亚国家正在上演一场“颜色颜色”,甚至可能演变成南亚的“阿拉伯之春”。
据法新社报道,孟加拉国的“抗议活动”已造成至少10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毁坏财物不计其数。
孟加拉国已实施宵禁、断网(只剩下2G网络),并部署军队维持秩序。
但骚乱仍未平息,示威者领袖仍在号召举行更大规模的集会。
孟加拉国有1.7亿人口,如果陷入长期动荡,混乱势必外溢到其它南亚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
虽然很多网媒都用“突发”来形容此事,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15日,俄罗斯就“预言”过此事。
当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
如果孟加拉国2024年1月7日的议会选举结果不符合美国心意,西方很可能将在孟加拉制造类似“阿拉伯之春”的事件……
大毛熊搞情报工作还是有一套的,但孟加拉国方面对俄罗斯的警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今年1月7日,孟加拉国“人民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赢得223个席位(共350个席位),76岁的谢赫·哈西娜以压倒性优势第4次连任总理,也是其政治生涯中的第5次(反对派“民族主义党”主席卡莉达·齐亚曾在2001年赢得过一次选举)
但哈西娜的胜利是美国极不愿意看到的,缅甸的罗兴亚人武装又开始活跃起来。
2月4日,孟加拉国军队与缅甸政府军在边境爆发冲突,至少造成1名孟加拉女子和1名罗兴亚男子死亡。
美国指责孟加拉国拒绝让罗兴亚人逃入其境内是“侵犯人权”的行为。
罗兴亚人与美国、孟加拉、缅甸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一下再说,先说这场“颜色革命的问题。
孟加拉国“抗议运动”最初在首都达卡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吉大港爆发。
参与者是以学生为主的年轻人群体,导火索是“工作配额制”。
该制度可以追溯到1972年,由孟加拉第一任领导人谢赫·穆吉布尔·拉赫曼推出(他是谢赫·哈西娜的父亲)
公务员等热门职位有56%是为特定群体保留的,44%择优录用。
特定群体是指:在1971年独立战争中的“自由战士”的子孙,以及女性、少数族裔、残疾人。
但孟加拉人受教育程度提高,“工作配额制”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报考公务员。
2018年,该制度终于被废除。
然而,在2023年6月5日,孟加拉国高等法院又恢复了该制度,将30%政府职位分配给了“特定群体”。
谢赫·哈西娜并不支持“开倒车”,但孟加拉国是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
哈西娜只能找最高法院解决,但最高法院也支持恢复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