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涨价就怨声载道,医保该开源还是该节流?
最近,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关于2024年居民医保的最新缴费额度,相较2023年,财政补助上调了30元,个人缴费提高了20元,分别达到了670元与400元。
毫不意外的,就和之前每年公布这方面的数字一样,网络上有很多不满的声音,普遍认为医保年年涨,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也有人指出了现在医保的不足不便,当然,还有些颇为情绪化的批评。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概念在建国之初就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有更高的覆盖率和待遇,但是同时,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
以我们讨论的医保作为例子,当时的医学家肯定没有预料到如今的人均寿命,虽然人均寿命的提高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如今各种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下人类主要的疾病负担,如果放在一百多年前,它们都不是主要的负担,而过去一百多年,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突飞猛进,理由或许有很多,包括饮食、生活节律、环境污染等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类寿命的提高,纵观人均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几乎都是长寿的富国。
人体某种角度很像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当机器的寿命到达末端的时候,故障率相对于前期,会有指数级的提高。人体的疾病也是如此,到人类寿命末期的时候,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就会提高,这会带来几个问题:
一是人均寿命提高带来的老龄化,必然会带来医疗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二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年老之后要面对的健康问题,缺乏系统性认识,对于各种医疗保障,并没有那么积极。而这一百多年以来,人类的医学虽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但是对于衰老过程的认识依然十分有限,可预见未来的技术并不能改变这个趋势,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负担依然会上升。
考虑到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在可见的将来,医保系统必然会遇到更大的压力,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依然有极大的提高空间,而医护人员的待遇,也需要进行优化。面对这样的情况,开源节流是必须的。考虑到医疗费用调整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大的意见,那我们就先谈谈节流的问题。
针对国内医疗费用的节流,政策有很多,不过主要的就是三个:一是集中带量采购带来的药品与器材降价,二是以DRGs为代表的全新结算制度,三是说了很久的分级诊疗制度。这三个政策确实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带来的争议也不少。
集中带量采购的原理其实倒也不复杂,甚至不是我国原创,无非是和药企进行博弈,以降价来换取市场。确实,很多药品与耗材的价格经过集采后明显降低了,这不单是简单的招标,更是在医药与耗材领域,我国企业国产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我们有了可以和外企谈判的资格。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生不合理用药与利益输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