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是“没苦硬吃”?这事本不该成为争议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是一年军训时。
这段时间,从大学、高中、职高,到一些初中、中专,都在组织开展军训,相关新闻不时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主流是正面的,比如“清华大学凌晨40里拉练”、“哈工大军训课目竟然是真人CS”、“复旦学子AI上大国军事重器”等。
哈工大军训安排真人CS。视频截图
不过,也有军训出现问题的报道。这几天,就先后发生“河南辉县民办高中1名学生军训结束后睡梦中去世”、“山东单县中专军训多人中暑、1人去世”等新闻。
一些人留言认为,军训属于“没苦硬吃”,现在学生学业负担重、体能基础差,根本吃不消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应当更加注重日常的体育锻炼,取消在特定时间进行高强度的军训。
笔者围绕这个问题,与数位担负组织军训的武装部领导、教育局干部、大中学老师等进行了探讨交流。
整治商业化市场化大见成效
很多人一提到军训,就主观地认为都是部队组织的,穿着“军装”的教官都是军人,一旦发生问题也容易发展成为涉军话题。
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前几年学生军训中存在很多乱象,问题症结在于“商业化市场化”。就是一些市场化运作的所谓“培训基地”“军训基地”,像承揽生意一样承接了部分学校的军训业务,借此谋利。
而军训商业化市场化,产生了不少问题。
其一,教官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所谓“教官”,并不是退伍军人,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不具备军事技能,甚至还有些“不良人员”混杂其中,承训质量可想而知。有的学电影中的“特种兵”风格,对待学生态度粗暴,训练方式不讲究科学。还有的利用学生涉世未深、对教官崇拜的心理,上演“军训场甜蜜表白”的戏码。
其二,训练内容打了折扣。
在商言商,这些商业化基地偏训、漏训比较普遍,有的还按照个别学校的意愿,以组织集中汇演、表演为目的,让校领导过把“检阅”瘾,导致军训变了味。
其三,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比如强行向学生摊派军训服装。前两年,曾有学生在网上爆料,学校统一要求买的79元一套军训服,“布料薄如蝉翼,蹲下就开裂,出汗后还容易黏在身上”。有的学校在商业培训基地开展军训,食宿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2023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军训商业化市场化专项整治”,对军训秩序进行了严肃整顿,纠治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军训展开前,很多省区市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提高军训质量。
比如,今年5月,福建省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全省年度学生军训工作和专项整顿治理“回头看”,要求真重视、真认真、真较真,全面起底、严肃整治,坚决杜绝商业化市场化和教官资格认证等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