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疗法”恶果初现:米莱执政半年后,阿根廷新增340万贫困人口

2024-10-03 1474 0
作者: 维克多 雷纳托·杜阿尔特·卡埃塔诺 来源: 食物天地人

  导语

  据外媒24日报导,米莱上台半年来,阿根廷贫困率飙升至52.9%,赤贫率为18.1%,为20年来最严重的贫困率。这意味着在阿根廷有近25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约830万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340万新增贫困人口。毋庸置疑,米莱推行的一系列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阿根廷的社会危机不断加剧。而据最新公布的民调显示,9月份米莱的支持率下降近15%,这是他执政9个月以来最大降幅。对于阿根廷社会残酷的现状,米莱政府却将其归因于前几届政府,而不是当前政策。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年1月初,两位阿根廷的年轻人针对阿根廷的情况展开了讨论。他们分别从历史脉络和政治层面探讨了阿根廷的现状,虽时隔半年,但他们的讨论对我们仍有启发。本文是两位年轻人的发言稿,特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作者|维克多(Victor),阿根廷医学生;雷纳托·杜阿尔特·卡埃塔诺(Renato Duarte Caetano),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联邦大学政治学博士生,目前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翻译 |子成、云岫、侯泠

  9月,米莱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市拉票时挥舞电锯,以示要削减政府开支 | 图片来源:网络

  1

  维克多

  我认为要理解阿根廷当前的局势,至关重要的是要对阿根廷右翼独裁统治的历史有所了解。

  阿根廷的统治历史

  二十世纪的阿根廷曾发生过六次政变,政变之后往往没有出现真正的民主曙光,而是出现了右翼绥靖政府,吊诡的是,这些政府恰恰是由他们所取代的独裁者钦点的。

  在此背景下,阿根廷和拉丁美洲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 Perón)登上了历史舞台。庇隆是一名军官,他的政治生涯始于1943年政变之后成立的军政府。这个政府由军队中的不同派系组成,其中涵盖了进步分子、天主教徒等,他们因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团结在一起。

  胡安·多明戈·庇隆 | 图片来源:搜狗百科

  1943年下半年,庇隆开始与劳工运动结盟,这使他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并最终进入“劳工部”。此时,一个以庇隆为首的组织已经在政府内部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通过这个组织网络,庇隆确保了《庇隆法令》的通过,该法令规定了最低工资,并改善了农村和工业工人的生活以及工作条件。

  1945年,美国驻阿根廷大使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庇隆主义运动。同年10月9日,军方发动了一场政变,庇隆被迫辞职并被捕。此次政变遭到了庇隆的支持者们(包括工人和工会成员)的强烈抗议。10月17日,支持者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释放庇隆。游行取得了胜利,庇隆获释出狱,军方同意举行选举。庇隆在1946年的选举中获胜。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