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军丨犹太人的黄昏:逮捕内塔尼亚胡!
2024年11月21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作出两项决定,驳回以色列国根据《罗马规约》第18条和第19条提出的挑战。
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了逮捕令,罪名是自2023年10月8日起至2024年5月20日(检方提出逮捕令申请之日)期间犯下的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
加兰特从2023年10月开始率领以色列军队围攻加沙地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但是,加兰特支持尽快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和人员交换协议,若战争停止,也不应该继续占领费城走廊。
加兰特的立场与总理内塔尼亚胡发生分歧,11月5日刚刚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
2024年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艾哈迈德汗申请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的逮捕令。
如今,俩人谁也没躲开,都被列为逮捕对象。
一、国际刑事法院并没有权威性
所谓的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位于荷兰海牙的政府间组织和国际法庭,目前有123个国家是缔约国,并不是联合国层面的机构,所以并不具备国际权威性,但是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简单说,被国际刑事法院起诉的人可以无视法院的逮捕令,但是在全世界的行动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国际刑事法院根据多边《罗马规约》于2002年成立,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管辖权起诉犯有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个人的常设国际法院。长期以来一直被各国质疑,包括对其管辖权的反对,对偏见、欧洲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的指控,对其案件选择、审判程序的公平性的质疑,以及对其有效性的怀疑。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
2023年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发布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别洛娃的逮捕令,指控他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负有非法驱逐和绑架乌克兰儿童的责任。
2024年6月,国际刑事法院进一步对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格拉西莫夫、空天军副总司令科贝拉什及黑海舰队前海军司令索科洛夫签发通缉令。
国际刑事法院要求123个成员国履行义务在普京等人踏上他们的领土时逮捕并将其移交至海牙。
2024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蒙古国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引发了国际争议。蒙古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按规定应逮捕普京。然而,蒙古并未履行这一义务,而是以礼遇接待了普京。国际刑事法院已将此事件提交至其缔约国大会,预计将在今年12月讨论蒙古未遵守国际法律义务的情况。
这一事件表明,国际刑事法院某种意义上是针对弱小国家或者失意政客,一定程度上更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实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