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阵地,无产阶级不能只是看客

2025-03-16 1374 0
作者: 茴香豆 来源: 小小的治愈

  舆论阵地的争夺,从来不是单纯的话语之争,而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直接较量,是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关键战场。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从来不仅仅依靠暴力机器来维持统治,更依赖舆论工具塑造大众的思想,使被统治者主动接受他们所设定的世界观,不去质疑剥削的合理性。正因如此,资产阶级始终紧握舆论工具,精心构建叙事体系,确保自己的统治稳固无虞。

  资产阶级的舆论控制,首先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掩盖。他们通过各类媒体制造“自由市场”“机会平等”的假象,让劳动者误以为自己有可能依靠个人努力跨越阶级,实现向上流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决定了资本的集中化,财富与权力被少数人掌控,普通劳动者被固定在剥削链条的底端,难以翻身。资产阶级的舆论机器却极力隐瞒这一点,不断宣传“白手起家”“草根逆袭”的个例,让无产阶级沉溺于个人奋斗的幻想,而忽视结构性的剥削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又用“穷人懒惰”“低端人口素质低”等叙事,将劳动者的贫困归咎于个人,而非资本主义社会本身,从而转移矛盾,避免劳动者将愤怒指向剥削阶级。

  舆论控制的另一种表现,是制造对立,分化无产阶级。在任何资本主义社会,当经济危机加剧、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时,资产阶级不会让人们去思考真正的问题,而是会寻找替罪羊。他们可能煽动民族主义,鼓吹“外国人抢走了我们的工作”;或者操弄性别对立,让男性与女性相互指责,而不是共同面对资本对劳动价值的压榨;甚至利用地域、种族、宗教等差异,制造内部分裂,让劳动者之间互相争斗,而不是团结起来反抗剥削。这种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看似关心社会问题,实际上却是在刻意引导斗争方向,使阶级矛盾被遮蔽,让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凌驾于真正的敌我矛盾之上。

  此外,资产阶级还利用舆论塑造“合理性”话语,使剥削关系看起来理所当然。他们鼓吹“市场经济天然合理”,强调“资本逐利是天性”,让人们相信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只是正常商业运作,而非阶级压迫。他们宣扬“社会需要企业家”,让人误以为资本家是财富创造者,而不是剥削者,以此掩盖剩余价值的来源。他们还编造各种关于“福利政策不可持续”“社会公平会导致经济停滞”的谎言,让人们害怕改变现有秩序,害怕争取更高的劳动权利,甚至害怕社会变革。这些话语的目的,是让无产阶级接受现状,不去挑战资本主义的根本运作模式。

  在舆论操控的方式上,资产阶级并非单一使用正面宣传,而是采取更加隐蔽和多元的策略。一方面,他们通过主流媒体、教育体系、影视文化等途径进行系统性的意识形态灌输,使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资本主义价值观,不去思考其他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利用“反对派”话语进行伪装,制造“可控反对力量”,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仍然处于资产阶级的话语框架内。例如,他们可能支持温和改良派,允许对资本主义现状进行一些表面批判,但绝不允许真正的革命性讨论进入主流。他们也会包装出一些“左翼”形象,但这些“左翼”并不真正站在无产阶级立场,而是维持现状的工具,让人们误以为社会已经在“进步”,从而放弃更彻底的变革。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