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怪谈:利息可以这么搞

2023-05-25 1161 0
作者: 叶风尘 来源: 红歌会网

  从2016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在不断的加息,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的加息频繁,力度较大,普遍的解释是美联储通过加息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然而这个理由真的就成立吗?加息确实可以收回世面上流通的货币,但是流通中的货币发行是有客观标准的,各国的M0始终都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十二分之一,加息的意义又何在呢?

  利息作为债主收取资本收益的方法,据说在7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发明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率取决于储户和借贷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我们过去常常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中国的高储蓄率,国家也鼓励老百姓要把钱都存起来,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这个理由其实很牵强,整个社会的所有生产资料,都是被那些没有被消费的“闲钱”所瓜分的,即使老百姓一分钱不存,也不耽误企业用自己手里的剩余价值瓜分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

  为什么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六年

  要理解利息存在的意义,先要理解“钱生钱”。在银行的手里,钱可以生钱,但是企业的手里,资本就是钱,资本可以生资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的增长来源于资本的积累,靠的也是资本生资本。一份资本,经过了若干年的积累,变成了两份资本,称为资本翻一番。这个积累的时间,专业上讲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和经济增长率有关,但是不是线性关系。总体上,经历的积累时间越短暂,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

  资本是生产资料的存在形式。生产资料有成千上万种,由专业化的工厂进行生产,我们称他们为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把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提供给建造商,由建造商组装起来,就变成了新的专业化工厂。通常一个成规模的建设项目,从施工、安装、调试到最后的生产,要经过三年的建设周期。三年之间,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分次投入。本次投入之后,该部分生产资料需要三年之后,同一建造商才会有再次的需求。

  资本有自我繁殖的能力,它所繁殖出来的资本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形成新的资本,新的资本再产生新的剩余价值。由于资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所以不是所有的剩余价值马上都会变成资本,供应商会把剩余价值积累起来,达到资本的规模之后才再次使用。现实中,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是集中使用的,积累的过程并不会出现生产资料的闲置。供应商把自己的生产资料交给建造商的三年,也是供应商积累自身资本的下一次形成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三年。

  为什么工程项目的建造周期恰好是三年呢?因为在生产资料这个行业,它的全部资产的价值,恰好就是全部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力的每年劳动价值的三倍。比方说我们建立了一家钢铁厂,这家钢铁厂的固定资产的总价值就是每年的总产值的三倍。这个东西类似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它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不是我们想变就能变的。如果建造商的建造周期更短,那么供应商积累自身资本的时间不够,不足以提供建造商所需要的足够生产资料;如果建造商的建造周期更长,那么供应商积累的资本就过剩了,建造商无法把过剩的资本转化成生产力。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