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明:教育的立场
教育是有立场的。
简言之,我们教育的立场就是民族和人民的立场。
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距今5000年的节点上,我们发现了比较成熟的良渚文化。在良渚文化之前,还有红山文化、仰韶文化……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中琮、璧、钺居多,其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良渚文化到陶寺、石峁、二里头、三星堆再到夏商周,春秋战国……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其间,出现了《周易》、《老子》、《诗经》,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文字记载的典籍,成为了中国智慧体系的源头,中国哲学体系的源头、中国文学体系的源头。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在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就出现过如同《周易》这样系统、完备、包罗万象的哲学。
《老子》继承了《周易》的精髓,并进行了发展和超越。老子抓住了“牛鼻子”,提出了“八字真经”:万象归一,大道无极。
老子用骑牛的行为来暗示人们:在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无始无终、循环轮回、无穷变化的大千世界中,只要我们抓住了“牛鼻子”,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所向披靡。
然而,数千年以来,人们并没有理解这个真谛,反而舍本求末地纠结于“八卦”而不能自拔。
其实,八卦不过是用来关于“道”的运动的一种演示,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然而,人们为了私欲,企图用“道”研究出长生不老之药,企图通过“八卦”给自己排忧解难,破解厄运求得好运。于是,“道”变成了一种绝对精神,而“我”则成了这种绝对精神的附庸即奴隶,八卦成了为了满足私欲的“术”。这就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迷信,自己用自己想象出来的绝对精神编织出一张精致的网,把自己束缚起来。
直到公元1893年12月26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汲取世界文化之精髓,把《易经》的基础、《老子》的超越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大熔炉里锤炼,创造出了现代的中国哲学——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实事求是。
用一段话概括就是: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抓住主要矛盾,是促使事物转化的关键。
毛泽东用他的完整哲学,一下子解放了中国人民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开辟出了道路: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