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美之间不可能发生冷战和热战吗?
——评胡锡进《世纪悬念:中美之间究竟在发生什么?》
胡锡进6月22日在新浪微博和“胡锡进观察”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纪悬念:中美之间究竟在发生什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他的基本观点是:中美之间大概率的不会出现美苏那样烈度的冷战,发生热战的可能性更小,台湾问题也未必会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你死我活”的对抗,所以中美不要急于将对方锁定为“敌人”。
看了胡锡进的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位曾经担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8年、总编辑16年,现任《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被一些人称为“国际问题专家”的胡锡进,对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在一些问题上是不正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胡锡进对中美之争的实质及根源认识不清
2017年11月18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公开宣布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从此,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遏制和打压,导致中美关系不断恶化。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把中国看作是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全面遏制打压中国呢?胡锡进的这篇文章认为,“主要是中国人口规模大,经济潜力大,完全有可能按照名义GDP计算的经济体量上超越美国,从而逐渐赢得综合战略主动权,所以美国面临‘保霸权’的历史任务。”
美国把中国看作是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全面遏制打压中国,其目的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关于这一点,胡锡进说的没错,可是他对中美之争的实质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
中美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利益之争,其中主要是经济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问题,一切政治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
胡锡进说“中国经济潜力大,会从经济体量上超过美国”,这话没错,但从经济体量上超过美国就一定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吗?如果中国是一个经济自成体系的国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紧密,只是在经济体量上有可能超过美国,美国还会视中国为主要威胁吗?非也。
大家知道,目前地球上只有一个世界经济体系,这个经济体系从本质上看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至少可以说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经过几十年,中国不仅成为这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而且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经济体系之中,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正是由于中国已经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才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利益上发生冲突。
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容量,但再大也是有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赚钱要争夺国际市场,中国为了发展经济也需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于是,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矛盾就越来越大。
回顾近几十年的情况,最初,中国只是出口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与西方国家形成了经济互补,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什么矛盾,美国西方反而从向中国出口中高端产品和进口中国价廉物美商品中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后来,中国开始出口附加值较高的中端产品,与西方国家的竞争逐渐加剧。这时美国的金融资本日益扩张,开始去工业化的进程,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也还不大。近年来,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不仅中端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开始出口附加值很高的高端产品,结果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从原先的经济互补转变为日益激烈的竞争。
例如,2023年,全球汽车产量为9355万辆,排名第一的中国为3016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32.2%,是排名第二的美国(1061万辆)的2.84倍。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17.1万辆,同比增长59.5%,超过日本(498.4万辆)成为全球第一。这样,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
在中国出口的汽车中,电动车占比很大,2023年,单单向欧洲市场就出口电动车64万辆,涉及金额高达1325亿元。于是欧盟便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12日,欧委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8.1%的临时反补贴税。
而美国与中国之间,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贸易不平衡(美国多年逆差)、纺织品特保、对华反倾销等问题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争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等,是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7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先后对中国输美共计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分别加征10%至25%的关税。与此同时,美国为了维护其在高科技产业的霸权地位,还先后采取了严禁尖端技术及产品向中国出口和打击绞杀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等措施。
以上这些情况都表明,中美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其根源是两国对经济利益的争夺。
第二,胡锡进对中美之争可能达到的激烈程度认识不足
胡锡进在这篇文章一开始时说:“美国政治精英无疑对华抱有敌意,其原因是意识形态偏见和他们因中国崛起而对美国霸权可能长期不保的危机感。但中国不是苏联,这是基础现实,它决定了大概率中美不会滑向美苏那样烈度的冷战。”接着他列举了中国与苏联的三个不同:
一是苏联与美国是相互意欲摧毁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而中国不想与美国对抗。苏联有着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向全球推广,推动尽可能多的国家政权发生更新的全球大战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水火不相容,相互意欲摧毁。而中国并不对外输出意识形态,没有想消灭谁,主张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苏联与美国在经济上隔绝、各成体系,而中国与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相互交织。
三是苏联与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极力开展军备竞赛,具有“确保相互摧毁”能力,而中国采取积极防御的军事路线,在军事上不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从胡锡进上面的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对中美之争可能达到的激烈程度是认识不足的。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主要都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
从1914年7月爆发至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国际市场、重新瓜分世界而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21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而1930年代爆发至1945年9月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由于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从而导致德日意等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矛盾不断地激化,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其根本原因都是为了争夺经济利益。这说明,有关国家围绕经济利益的争夺,最终完全有可能引发极其惨烈的大规模战争。
历史上大量的事实都表明,当有关各方围绕经济利益的斗争发展到十分激烈的程度,用经济和外交政治手段已经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战争就是最后唯一的选项。只要有一方打响第一枪,另一方就必须接招,除非它决定屈从于对方的要求,否则战争就会爆发,直至打到分出胜负或者双方都不想再打时为止。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与冷战时期苏联的不同,不搞输出革命,不想与美国对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也不采取进攻性的军事路线,但中美之间仍然有可能发生非常激烈的军事对抗。这不是中国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当美国决定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时,中国究竟是选择退让求和还是坚决捍卫自己利益的问题。而中美之间一旦发生军事对抗,就有可能越打越激烈。
第三,胡锡进对目前中美双方的战略态势缺乏完整准确的认识
胡锡进在文章中说“与中国进行战争,对美来说风险太高,胜算太小。因为中国是核大国,常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而且中国要解决的是两岸统一,另外与菲律宾等有围绕海上领土和权益的低级别摩擦,一旦有战,都会在中国附近。我们不但能够形成区域军事优势,而且一旦在家门口作战,我们的战略意志肯定强于美国,所以美国主动走军事对抗中国的路线既危险,又不划算。”
我认为,胡锡进之所以得出以上的结论,是因为他对目前中美双方的战略态势缺乏完整准确的认识。
从目前中美双方所处的战略态势看,美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从双方的军事实力看,美国明显强于中国。
这一点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二是从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部署看,一旦发生战事,美国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中国位于东半球,美国位于西半球,两国之间远隔重洋,相距上万公里。由于中国与美国主要的经济区都位于东部,而从中国东部沿海到美国东部沿海地区,飞机的飞行距离更是高达14000公里以上。
中国的军事力量都部署在本国,而美国却在亚太地区及中国周边部署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目前的兵力规模已超过20万人。美国为了加强对亚太地区局势的掌控,已决定将部署在中国周边的兵力扩充到38万人。特别是美国在关岛和日本、韩国、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距离中国很近。例如,美国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的空军基地,与上海的直线距离只有1050公里左右,最远的关岛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也只有3100公里左右。而目前美军装备的空射巡航导弹,射程最近的约1100公里,射程最远的可达4820公里。也就是说美军飞机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不久,就能向上海发射巡航导弹。
以上情况表明,从中美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部署看,一旦两国打起来,美国是攻防都易,而中国是攻防都难。在只使用常规武器的情况下,美国要想袭击与摧毁中国东部北京、上海、青岛、宁波等地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标,比较容易达成;而中国要想打击美国本土特别是东部的重要目标,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三是中国油气、铁矿石等资源主要依靠进口,战时运输线易被敌方截断,而美国石油等资源能够自给,战时运输线不易被敌方截断。
2023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7.5亿吨,进口原油5.64亿吨吨,进口原油占原油消费量的75%。进口原油中,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原油分别占18.98%和1.14%,其余80%的进口原油来自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其中海湾6国(沙特、伊拉克、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卡塔尔)是我国进口原油最多的地区,我国从这6国进口原油2.61亿吨,占我国进口原油的46.3%。
2023年,我国全国消费铁精矿13.4亿吨,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数量高达11.8亿吨,进口铁矿石占全国消费铁精矿量的8成以上,占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约16亿吨)7成左右。从国外进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
由于我国油气、铁矿石等资源主要依靠进口,而且大都要经过远洋运输,因此,一旦发生战争,运输线易被敌方截断。这对我国持久作战是很不利的。
而美国虽然是石油消费大国(2022年消耗8亿多吨),但同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2022年石油产量8.95亿吨,排名世界第一。至于铁矿石,由于美国粗钢产量只有我国的10%左右,每年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也不大。特别是美国在全球驻军,海军实力在世界遥遥领先,战时运输线不易被敌方截断。
四是美国在世界上有不少盟国,而中国的“铁哥们”少,在全球力量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
美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24个成员国)和五眼联盟(另4国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盟主,在亚洲还有日本、韩国、菲律宾、以色列等军事盟国。而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目前只有一个军事盟国(朝鲜)。虽然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和保持了良好关系,但真正的“铁哥们”不多。因此。一旦发生战争,在全球力量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美双方的战略态势,总的来看是美优我劣、美强我弱。因此,胡锡进认为“与中国进行战争,对美来说风险太高,胜算太小”,“美国主动走军事对抗中国的路线既危险,又不划算”,从而得出美国不敢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第四,胡锡进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看法过于乐观
胡锡进在文章的结尾说:“由于中美关系牵扯巨大利益,又关联着巨大风险,虽然两国有各种摩擦和冲突,但是只要两国的决策过程都是理性的,双方不退回到美苏那样的冷战,更不走向热战的几率应该大于相反的情况。”“即使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的最大风险,也是有可能缓冲其爆炸性的。中国需要针对事态最极端的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当威慑足够大,我方对台海形势的主导完全不可逆转时,届时的真实情况也未必就是中美‘你死我活’的转折。所以中美不要急于将对方锁定成‘敌人’。”
胡锡进说“中美关系不会发展成美苏那样的冷战,更不会走向热战”,我认为他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看法太过于乐观了。
所谓“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那么,今后中美之间会不会出现这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呢?我认为是很有可能的。其根本原因是双方的战略目标存在着明显冲突。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与美国的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国家战略目标存在着明显冲突。中国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要改变目前的国际秩序和取代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但美国却不这样看,它认为,你们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了,你们还要发展,这不明摆着是想要成为全球老大吗?
所以,中国铁了心地要坚持发展,而美国也铁了心地不让中国发展,这必然会走向冲突和对立。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的发展,会千方百计地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围堵打压,而中国为了打破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和围堵打压,也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从近年来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坚持发展不动摇,今后中美关系走向“冷战”状态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预见,随着双方对抗的加剧和全球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未来世界上很有可能出现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反俄同盟,和以中俄为首的反美同盟或准同盟。
至于中美之间发生热战,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有核国家之间至今也没有发生过直接的战争。这是因为,有核国家之间如果发生直接的战争,就有可能引发核战争甚至是核大战。而一旦发生核大战,就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在核战争中是没有胜利者的。
但是二战结束后近80年来,世界上的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为了防止核战争的发生,在有核国家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战争样式,这就是“代理人战争”。例如1979年至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和现在的俄乌战争等,都属于“代理人战争”。
今后,美国对中国进行“代理人战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怂恿支持台独势力对抗中国大陆的反分裂军事行动;鼓动支持日本、菲律宾等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与中国开战;当台海、南海、东海发生战事时,美国不直接参战,而是指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北约盟国参战,采取直接攻击我海陆空火箭军兵力,袭击我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在公海拦截我运输船等行动。从近年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国遵照美国旨意,派军舰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穿航台湾海峡来看,战时完全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这样,既打击了中国,又不会引发核战争(因为我国已向世界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美国不用直接参战,就可达到目的,美国又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胡锡进在这篇文章中宣传“中美之间大概率的不会出现美苏那样烈度的冷战,发生热战的可能性更小,台湾问题也未必会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你死我活’的对抗,中美不要急于将对方锁定为‘敌人’”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我认为,胡锡进宣传这些观点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这位“国际问题专家”水平太低,要么就是他别有用心地故意忽悠大家。究竟是哪种可能,只有胡锡进自己心里最清楚。
附胡锡进文章《世纪悬念:中美之间究竟在发生什么?》
中国社会要形成针对中美关系的强大心态,冷静应对挑战,不轻视美国政治精英“亡我之心不死”的图谋,也不夸大他们为此采取实际行动的能力。
美国政治精英无疑对华抱有敌意,其原因是意识形态偏见和他们因中国崛起而对美国霸权可能长期不保的危机感。但中国不是苏联,这是基础现实,它决定了大概率中美不会滑向美苏那样烈度的冷战。
中国与苏联有以下不同:
苏联有着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向全球推广,推动尽可能多的国家政权发生更新的全球大战略,当时全球形成突出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个阵营彼此隔绝,水火不相容,相互意欲摧毁。今天的中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已经相当强大,但我们并不对外输出意识形态,我们没有想消灭谁,主张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苏联与美国在经济上是隔绝的,美国和苏联与对方的贸易额平均只占其全球贸易总额的1%,相互之间只有“石油-粮食”贸易,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了“经互会”,彼此贸易,总体看,苏联和东欧“自给自足”。中国是全球化时代崛起的经济大国,并首先是贸易大国,中国是美国和西方各主要国家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经济利益在很高程度上相互交织。
中国在军事上不对美国和西方构成实质威胁。中国军力虽持续增强,但我们战略防御的军事路线很明显,国防建设有实现国家统一的清楚目标,但无争夺全球霸权的指向。美苏当年的军备竞赛是你死我活的,和平仅仅是“确保相互摧毁”核恐怖平衡的结果。
当然了,中国对美国来说也有比苏联更加“危险”的地方,主要是中国人口规模大,经济潜力大,完全有可能在按照名义GDP计算的经济体量上超越美国,从而逐渐赢得综合战略主动权。所以美国面临“保霸权”的“历史任务”,那么它会怎么做呢?
与中国进行战争,对美来说风险太高,胜算太小。因为中国是核大国,常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而且中国要解决的是两岸统一,另外与菲律宾等有围绕海上领土和权益的低级别摩擦,一旦有战,都会在中国附近。我们不但能够形成区域军事优势,而且一旦在家门口作战,我们的战略意志肯定强于美国,所以美国主动走军事对抗中国的路线既危险,又不划算。
美国目前的做法是用地缘政治手段制造围堵中国的态势,一方面向中国施加心理压力,一方面在国际上开展反华动员,调动尽量多的力量与中国对抗、摩擦,让美国自己事半功倍。但这种做法很多是虚的,实际意义有限。
美国迄今动用的“杀手锏”是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搞先进技术的“小院高墙”,其目的是阻止中国获得半导体技术,压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以此保证美国长期占据全球经济链条的最高端,为其霸权不被撼动进行最关键的科技保障。美国的芯片封锁带动了几个盟友的参与,产生了部分效果,但是这一招并不能真正窒息中国发展,它会增加中国的一些麻烦和难度,但这中间会有很多缝隙,加上中国自研能力的不断扩大,这种封锁和反封锁争的是我优你劣,我强你弱,但这不是传统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你死我活。
当前的中美关系很糟糕,严重倒退了,双方不仅相互战略防范,而且彼此产生了敌意。但是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中美两国并不必然陷入你死我活的战略结构,因为中国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且中国不是一个崇尚军事扩张的军国主义国家,我们是贸易大国。美国的体制也不允许它主动倾其国力与一个核大国战略对撞,美国想要压制中国发展,但它的工具非常有限,比如它为维持优势除了搞搞“小院高墙”,但同时还需要继续利用中国的庞大市场,这让它的“脱钩”和封锁无法毫无顾忌地向极限推进。
再比如,美国可以用金融霸权伤害中国,但它那样做亦会重伤美元霸权。所以它的金融出手非常谨慎。
由于中美关系牵扯巨大利益,又关联着巨大风险,虽然两国有各种摩擦和冲突,但是只要两国的决策过程都是理性的,双方不退回到美苏那样的冷战,更不走向热战的几率应该大于相反的情况。
有前边分析的情况做基础,即使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的最大风险,也是有可能缓冲其爆炸性的。中国需要针对事态最极端的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当威慑足够大,我方对台海形势的主导完全不可逆转时,届时的真实情况也未必就是中美“你死我活”的转折。所以中美不要急于将对方锁定成“敌人”。
【文/阿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