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永吉:他是197653名志愿军烈士中的一员,他叫毛岸英!
【在央视新播出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录片《英雄儿女》第一集《祖国召唤》中,首次披露了毛岸英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段非常珍贵的影像。】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发起的当天,三架美军B-29型轰炸机从志愿军司令部驻地上空掠过,没有投弹。作了防空准备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不料,敌机突然掉转头,向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作战室被吞没在一片火海中,正在屋内值班的毛岸英献出了28岁的年轻生命。
69年前,毛岸英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一片火海。不仅仅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我们去祭奠上一枚沉重的花瓣。我想,我们也应该为同时失去鲜活生命的高瑞欣参谋致以哀思和敬仰。高瑞欣,河北安国人,牺牲时年仅23岁。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他出生后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又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时,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他目睹了母亲与敌斗争和牺牲前的惨烈。
【1949年,毛泽东同毛岸英、刘思齐、女儿李讷在北平香山。同年10月15日,毛岸英、刘思齐在北京结婚。】
毛岸英入朝一个月零三天就牺牲了。他吃过苦、留过学、打过仗,又经过农村和工厂的锻炼,在和毛岸英同龄的一代青年中,像他那样受过良好教育和多种锻炼的人是不多的。
毛岸英是经过毛泽东同意,随志愿军总部入朝作战的,担任志愿军司令部的俄文翻译和机要工作。毛泽东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毛泽东爱他,在他身上寄托着厚望,但毛泽东不把毛岸英看成只属于他自己的,而是属于党,属于人民,他应当报效祖国。
【1949年毛泽东与毛岸英在香山双清别墅(徐肖冰 摄)】
我们把镜头闪回到1951年2月。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胜利后,作为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高指挥员的彭德怀决定回国,于2月21日这天当面向毛泽东汇报了朝鲜战争情况,并提出兵员不足和后勤保障问题。毛泽东经过认真思考,向彭德怀提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彭德怀还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并以内疚的心情检讨说:
“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简称)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当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