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毛岸英到朝鲜战场永别
从来不以主席儿子自居
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有一天,我去西柏坡中宣部图书馆借书,碰到于光远正和一位高个子青年在图书馆窑洞口谈话。于光远指了一下身边的青年对我说:“这是毛岸英同志。他是图书馆馆长。”
1949年春,中央机关陆续进入北平,我们在石家庄转乘东北军区派来的13辆十轮重型卡车向北平进发,行至新乐县境大沙河边恰逢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过桥急速南下,部队需占桥3个小时以上。中直车队因载有重要物资亦急需过桥,虽经交涉,6纵部队也不肯让路。有人建议毛岸英以毛主席之子的身份去沟通一下,被他拒绝。他果断地说:“这可不行!”后来还是李唐彬副处长找到部队首长说明情况,首长令部队让出桥面,中直车队随即顺利过河。中央机关驻香山时,我们就更加熟悉了。有一次,我问他的领导是谁,他说是师哲、冯文彬、吴满有等。他一口气讲出了许多名字,似乎凡与他有过接触的长者都是他的领导,可见他的谦逊。
我在与毛岸英接触的过程中感到,他从来不以主席儿子自居,始终以普通工作人员身份说话和办事,不搞任何特殊化。在与别人交往中,他绝少主动提起自己的父亲,实在回避不了时,也是称主席,而不称爸爸。那时,毛岸英才二十五六岁。
曾接受斯大林赠送的手枪
毛岸英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些情况。他说,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后,许多在苏留学的外国学生要求加入苏联国籍,以便参加苏联红军,保卫苏联;但我不愿这样,我是中国人,要为祖国服务,从这点讲,我是爱国主义者;我同时还是国际主义者,并对军事很有兴趣;我前后三次上书斯大林,要求参加苏联红军,上前线与德军作战,但他始终没回信,我很失望。毛岸英接着说,1942年5月,苏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曼努伊尔斯基将军来视察,我当面向他提出参军请求。他同意了,说:“你等通知吧。”不久,我终于进入伊万诺亚市附近的苏雅士官学校速成班。翌年1月,又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学习,被授予中尉军衔。在这里,我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后来,我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毕业后在苏军坦克部队见习。我和我所在的部队到过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他还说,1945年春天,斯大林要我立即返回莫斯科与他会见,我到达斯大林的住所时,一位将军对我说:斯大林元帅正在等你,请进!进屋后,我见斯大林正在房中踱步,便跨前几步,敬礼报告:“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谢廖沙前来报到!”“坐下坐下,谢廖沙”,他笑着边同我握手边说:“前线指挥官报告说,你干得不错!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斯大林又对我说:“你的服役期已满,回莫斯科继续上学吧。”接着,他递给我一把精致的手枪说:“送你留作纪念吧。”我伸出双手接过这件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