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今天,唱一首歌《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01
—
今天,走在大街上,举目所见,皆是华丽璀璨圣诞树、笑容可掬的圣诞老人,不绝于耳的,则是“铃儿响叮当”的圣诞音乐。
然而,我心静如水,想起了一首歌,《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深情、悠扬、温暖,与我现在的心情极度吻合。
这是一首资深红歌。
02
—
说“红歌”,其实是一种迫于主流强势话语的委婉说法,更准确的命名,是革命历史歌曲。
这首歌的意境是安静的,它反映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尤其是血流成河的湘江之战后,指战员们带着一种沉郁、期盼的情绪,渴望毛主席重新回到指挥位置上的心情。
这是一连串激战和行军的间隙,枪炮声暂时停下来了,但许许多多的战友,已经永远不能归队了;
在路边山坡上,临时搭起宿营地,只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远处的遵义城,闪耀着若明若暗的万家灯火;
抬眼望去,繁星满天,挥之不去的怅惘、疑惑油然而生——
人是昨天的人,枪是昨天的枪,为什么昨天,天天打胜仗,今天,天天打败仗?!
为什么?为什么?
到了这里,“革命战士怀念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歌声也就从心底涌出,不可阻遏了。
遵义会议挽救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这一点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人再怀疑了。
遵义会议所以会出现历史所能够允许的最好结果,根本原因,也并非哪位重量级人物投下关键一票,而在于全军上下的这种情绪。
遵义会议正是在“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的氛围中才取得成功。这是党心所向、军心所向,遵义会议必须是这种结果。
03
—
《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如此情景交融,如此贴切,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红军歌曲。
其实,这首歌是解放后创作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时乐濛谱曲,著名解放军词作家任红举作词。
1964年,这首歌被选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从此名闻天下,传唱至今。
时乐濛、任红举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人民军队自己培养的音乐家。
任红举1949年参加革命,先后在第二野战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做文艺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成为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创作员。
为了创作《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这首歌,任红举采访了许多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他们在长征途中想念毛主席的心情,所以才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歌词,形象准确地表达红军战士的心情!
《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传递出的情绪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毛主席领导红军,从秋收起义、井冈山,到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杀败蒋匪百万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