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连提毛主席的勇气都没有,还奢谈什么文化自信
有机会听一位教授的关于文化自信的讲座。为了帮助听众理解,讲座中播放了一小段视频,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独立解放而经历的峥嵘岁月。
虽然这样讲述历史的方式,在这些年并非完全意外,但心还是一沉,涌起几分不快。
近年来,这位教授一直在做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工作,我对他是非常尊敬的。但是,这段视频,还是让我无意中窥到了自信中的不自信。
毛泽东主席,是现代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极其巨大的存在。谈论文化自信而回避毛泽东主席,就像谈论欧亚大陆的地形却不谈论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那样,不是很奇怪吗?
要知道,对至关重要的问题,回避、躲闪都是不自信的表现,用不自信的方式宣传自信,又怎么能够让人真的相信你是真的自信呢?
回避毛泽东主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文化认同能不能建立;而文化认同,则是要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自我认同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并不特别重视血统或肤色。一般来说,认同华夏文化,则为“中国”,反之则是“蛮夷”。
现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只能从认同毛泽东主席开始,舍此任何看起来走捷径、讨巧的办法,都不过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如果从思想史的角度做一个粗疏的梳理,则中国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以后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哲学最发达的时期。
第二个时期从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到禅宗出现完成了中国化,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前后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佛教的传入对本土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危机,但在吸收整合之后,也是中国文化变得空前丰富多彩起来,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个时期,则是近代中国被前行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国面临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不仅是船坚炮利,而且是一种异质的,似乎是更加优越的新文明对陈旧的行将就木的旧文化的威胁。
应对这次冲击,产生的最主要的思想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一方面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是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超越了中国文化的固有框架,吸收了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把中国文化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世界性和普世性,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如果把毛泽东思想从现代中国文化中移走,那么中国就会变成一块文化洼地,中国文化就只是世界范围内的“地方性知识”,就完全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一点,已经被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所反复证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