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战略预测出神入化——纪念毛主席逝世46周年


  前两天,小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的时候,收到了一位网友发来的诗歌:

  《江城子·祭主席》

  九月初秋天渐凉,

  悲怆日,

  永难忘。

  阴阳两隔,

  无处诉衷肠。

  强国伟业正发轫,

  巨星陨,

  神州殇。

  山河呜咽工农泣,

  救星恩,

  胜爹娘。

  苦斗一生,

  国家日富强。

  伤心每年九月九,

  祭奠处,

  菊正香。

  这首诗,包含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在毛主席逝世46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刻,尤其容易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小兵在准备直播毛主席与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时,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毛主席的战略预测、战略预见性和战略眼光太强了。不论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还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抗战的反攻阶段,他都能精确把握到时间、地点、条件、环境和力量对比的变化,然后迅速做出符合客观变化情况的调整,从而提前做好眼,摆好阵势,做好充分准备,然后迎接一个新阶段的到来,进而充分掌握了战略的主动,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最后的实践无不都在证实,毛主席的那种长时段的战略预测,全是正确的!

  所以,正是因为毛主席有这种高屋建瓴的预见性,正因为毛主席的那种高瞻远瞩,中国共产党才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毛主席才是我们抗战中真正的领袖。

  毛主席曾经说过:所谓预见,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

  毛主席,就是拥有这种非凡预见能力的伟人。

  早在1916年,青年毛泽东就预见到“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战”。

  后来,毛主席又预测到日本会先打中国,预见到日本的中和派不能阻止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

  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就预测到北上抗日才能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从而战胜了张国焘的投降主义。实践证明,张国焘的南下政策是极其错误的。

  1935年12月27日,毛主席在长征结束后,写下《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光辉著作,预测到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能够统一到民族革命战线,所以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反对“关门主义”。

  1936年7月,毛主席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作出战略预见:日本帝国主义是和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即美、英、法、苏等国的人民的敌人,中国和上述国家“能够组成一个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同时,毛主席也指出,日本有它潜在盟国——德国与意大利。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