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


  主席的青年时代,在1919年的9月26日曾发表过一篇微型小说,题目叫《原来是他》,全文:

  车夫拉了一个整天,拉得昏了,不识时宜的拉着客人乱跑。

  忽然,背上飞到几个重拳,连忙叫‘哎哟,了不得!’ 接着眼泪也掉下来。

  本预备着吵嘴,回头一看,原来是他!就不敢说,拉着车,飞也似的跑起来……

  1

  主席的一生是清心寡欲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出版书册最多的十年里,他没有拿过国内一分钱的稿费(见吴连登的访谈),甚至连阿尔巴尼亚和朝鲜方面送来的海外稿费,主席也要求中央办公厅一一退回。

  不过,不要稿费是因为主席痛恨特权和私有买卖;但对自己的作品,其实老人家一向是很看重的。

  1964年,谈到读《毛选》的问题,主席的回应就别出一格:

  《毛选》,怎么是我的东西呢?这是血的著作啊!里面的这些东西,都是群众教给我们的,而不是我自己的,那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在那十年前的3月,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波立特同志曾给中共中央来信,提出要在英译本《毛选》中删去《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的头两段内容,理由是其中“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论断,并不适用于英国,还会给在英国的美国同志招致很多困难……

  主席闻罢,当即拒绝。

  他让人在回复中表示:

  该文件中所说到的原则,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不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须要作什么修正。

  如果不合适英美读者,该文可不包括在选集内。

  论述武装夺取政权的文章,宁肯不收入在西方发行的《毛选》,主席也不愿删改,这是执拗,也是自信。

  武装夺取政权是从大革命失败后尸山血海的教训中得出来的,如果为了逢迎域外读者而让步删节,那么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指导地位必然会下降,中国革命的合法性问题也会被敌对势力大做文章。

  自信人生二百年,这是主席向来的革命热忱。

  早在新中国建立后还没三个月,主席风尘仆仆访问苏联时,就请斯大林同志派一位苏共党内理论家帮自己看看过去发表的文章,能否编辑成集。

  斯大林后决定派苏共著名的理论家、哲学家尤金同志来到中国做此工程。

  主席后来当面对尤金说:

  为什么当时我请斯大林同志派一个学者来看我的文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信心?连一个文章都要请你们苏联同志来看一眼?不是的!请你们来中国看看,是要你们看看中国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半真半假的马克思主义。

  1961年初时,有整理文献的同志发现了一篇毛主席写于1930年的题为《调查工作》的文章,让他如获至宝:

查看余下9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