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离婚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我们知道,高离婚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还是在曾经非常强调家庭稳定的东方!
特别是随着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到来,西方国家的各种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面对高离婚率、低生育率,西方国家使出浑身解数也解决不了问题;枪支泛滥的美国背后,更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
而在毛主席时代,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离婚率极低,犯罪率极低。
那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从经济基础上来说,公有制碾压私有制
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继承,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对立,社会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说过: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不仅是劳动力,也是生产关系。
虽然西方一些福利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对财产继承征以重税的政策,但是这种征收份额远远达不到抑制贫富分化的程度,大富豪、大金融财团家族,依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合法规避税,比如设立基金会。
但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社会,就完全不存在此类问题了:因为,那个时候,生产资料归全民或集体所有,社会财富也是归全民享用。
在毛时代,中国绝不会出现大的贫富分化,社会的进程是朝着共同富裕、减少“三大差别”的方向演进的。
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家庭矛盾和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滋生家庭矛盾的私有制土壤、造成家庭矛盾的最根本的经济基础,被彻底铲除了!
二、从社会福利上来说,社会主义碾压资本主义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问题成为家庭的沉重重负:从结婚到住房,从子女养育、教育到工作、医疗、养老!
所以,“不结婚,不生育,离婚率高”,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问题,虽然他们有立法、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妇女地位、发放生育和家务补贴等方式,但无一例外,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男女关系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男女同工同酬,国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保障全民的生育、住房、医疗和养老,育儿及其他的很多家庭劳动也都逐渐社会化,个人和家庭的压力锐减,人民的幸福感“爆棚”,离婚率自然大降,人们的生育愿望自然也强烈。
小兵还看到了这样一些数据:
1953年1月20日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51条规定:女职工有4周岁以内的子女人数在20人以上的企业,就需要设立托儿所,房屋、设备、保育员工资由企业或资方支付,儿童餐饮费用由父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