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公务员与工人同薪!实行八级工资制的那四十年,幸福指数很高!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全面向苏联学习。当时苏联实行等级工资制,各个行业工资标准不一,例如制茶业分4级,建筑业分7级,机器制造业分8级,飞机制造业分11级……整体而言,就是轻工不如重工、重工不如军工,非常具有苏联特色。
苏联人的工资标准太过复杂,对管理的要求很高,也容易滋生不公平。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稍作优化,制定出更为公平的“八级工资制”。
这项制度从1951年开始在大型国企试行,1956年正式确立,一直维持到90年代初,前后实行了四十多年。
那段时间,恰是中国工业化的积累与发展初期。与其他分配制度相比,八级工资制相对公平,一级与八级之间一般只有三倍左右的差距、劳动者与管理者工资待遇基本相同,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
建国初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集体精神,实际上是建立在更公平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的。虽然从八十年代开始,八级工资制饱受批判,但其历史意义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八级工资制非常公平,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一提到八级工资制,很多人就会想到“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挫伤生产积极性”等负面词语。
直到近些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自我标榜“高知识含量”的泡沫行业收入动辄是普通人的几倍几十倍,人们这才醒悟过来:平均主义固然有缺点,但贫富分化的危害更大。
与西方国家标榜的所谓“市场化”的分配制度相比,八级工资制至少从三个方面保障了公平性。
第一,员工的收入不是由资本家决定的,而是由个人技术水平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通过全国统一的工资分级标准,劳动者按照级别领取工资,生活与养老都由政府来统一保障。虽然上限不高,但贵在稳定,大多数人生活无忧,例如:50年代石油行业一级工资标准为31-43.2元,当时机关学校一个月伙食费不超过10元,也就是说,即使是初级工人,生活压力也不大。
第二,八级工薪水是一级工的三倍左右,这更符合“按劳动价值分配”的客观事实。虽然说技术性劳动比体力劳动能创造更高价值,但两者差距并没有某些人标榜的那么大。因为技术进步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举个例子:互联网革命离开十几亿网民、离开国家的扶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互联网精英却把集体力量归功于自己,炮制各种“创造多少业绩就该拿多少工资”的高薪神话,这个逻辑完全是说不通的。在八级工资制的体系里,从一级到八级一般需要20年左右,收入大概能增长3倍,这才是真正的“按劳动价值分配”。因为国家培养一个八级工需要付出巨大成本,即使一个八级工在实际操作中能顶十个一级工、他也不该拿十倍工资——我们不能一边消耗巨额社会资源、一边把所有的成果归功于个体,这不是“市场经济”、这是找借口私吞公共财富。
第三,工人收入向公职人员看齐,凸显主人翁地位。在八级工资制实施早期,一级工薪资与政府初级办事员相当,八级工薪资普遍超过厂长和许多中级公职人员,尊重劳动,就是最大的公平。
正因为八级工资的制度设计非常公平,所以,五六十年代劳动者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在苏联的技术支持下,我们仅仅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从洋钉都需要进口、发展到能生产坦克飞机大炮,非常了不起。
【六七十年代工资长期不涨,为何人们普遍都能接受?】
据统计,在八级工资制全面落实的1956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年薪为601元,1978年这个数字为668元,23年只涨了10%。
当然,由于统计口径差异,数据版本还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个版本,都能说明这么一个事实:建国初期中国工资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国企工人普遍每个月只能领到四五十块钱。那段历史并不遥远,大家可以向身边的老人求证。
虽然工资水平低且长期不涨,但人们对此并无太多抱怨。一方面,那时大家收入差距不大,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心态普遍较好;另一方面,那时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负担不重,工厂一般都配建有相应的教育、医疗和休闲配套,农村养一个小孩约等于添双筷子,生活虽谈不上优越,但生存压力确实不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全国大小企业的“剩余价值”都被集中起来建设国家了,没有流入到少数人的腰包里。中国人经历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熏陶,普遍认同“先有国后有家”的集体主义观念,为国家利益奉献力量,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都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1953年,新中国开始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心是发展重工业,目标是快速形成军事工业自给自足的能力。
军重工属于典型的“高资本投入、低经济回报”产业,为了加速资本积累,我们除了尽力争取苏联援助之外、就只能靠劳动人民艰苦奋斗了。
对此,毛主席早就给出了判断:“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的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
所以,六七十年代工资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经济发展缓慢”,而是全社会自上而下达成了这么一个共识:多创造价值,少拿点工资,把剩余价值集中起来奉献给国家搞建设。
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化成果十分耀眼,不仅独立造出了“两弹一星”,而且完成了“大小三线”建设。在大幅度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把工业化的成果普及到了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偏远地区……这些成果、每个中国人都看在眼里。
这才是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认同“以奉献为荣、以索取为耻”的本质原因。
改革开放后,咱们的分配制度借鉴了西方经验、比较灵活,现在即便有人愿意拿超低工资、他们省下来的钱也很难真正奉献给国家,因为中途“截流”方式太多了,搞不好就变成了“劫贫济富”,在这种情况下、再谈“以奉献为荣”,人们就不大愿意接受了。
总之:不是现在的人不愿意奉献,而是当下的分配机制,决定了谁奉献谁就会成为韭菜。
所以,现在工资如果长期不涨,人们肯定是受不了的。不是因为社会浮躁、利欲熏心,而是因为:选择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八级工资制在五十年代屡遭批判,原因令人感慨万千】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公平的分配方式,相对而言,八级工资制已经很接近理想了。
八十年代以来,八级工资制遭到了猛烈批判,不少“精英人士”认为这项制度太死板,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回报,滋生平等主义,助长懒汉风气。
在“精英人士”看来,有才能的人不应该只拿三倍工资,而应该拿三十倍、三百倍,最好不要设上限——因为精英标榜的那个高薪群体,正是他们自己。
实际上,八级工资制在一开始就遭到了许多批判,但批判的角度,正好与以上观点相反——五六十年代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八级工资制是向现实妥协的产物,没有做到真正的平等。
1951年八级工资制刚开始试行时,著名思想刊物《新方向》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体力劳动者直接创造了价值,而脑力管理者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所以,工程师与管理者本来就没道理拿比工人更多的薪水。
《新方向》的观点虽然偏激,但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对“脑力劳动优越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对现在的很多“知识精英”来说,这种思想是极为可怕的。
1958年,为了督促公平,毛主席授意《人民日报》转载了一篇名为《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的文章。文章非常推崇巴黎公社的分配制度,即:公社委员和工人拿一样的工资,把官吏当成普通劳动者看待,消除一切特权,彻底实现官民平等。
这篇文章掀起了广泛讨论,《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持续两个多月的跟踪报道,大多数人都赞同文章观点。
甚至是毛主席本人,都对八级工资制不太满意。1974年10月20日毛主席在接待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指出:“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大差别。”
在毛主席看来,八级工资制还是不太公平。
毛主席反对一切形式的特殊化和不公平。1947年胡宗南占领延安,毛主席表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胡宗南的军事行动给解放军造成了损失,但也强行打破了延安自抗战以来的既定秩序,干部的供给标准被大幅压缩,“官兵一致”与“群众路线”重新得到了贯彻,毛主席表示:“供给标准就这样好,打到南京上海都不要再提高。”
他怀念红军时期上下公平、齐心革命的供给制,对于建国后制定的工资标准,他曾委婉指出:现在的工资标准把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了。1956年全面推行工资改革,毛主席提议工资可以加一点,但“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虽然反复强调、但工资差距过大的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在1956年八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了严肃批评:“现在高级干部拿的薪金和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悬殊是太大了,将来可以考虑也减少一些薪金。”
由此可见,八级工资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思想界、甚至是毛主席本人的直接批判,原因是:这个制度不公平,工资差距竟然达到了3倍,人民公仆竟然拿的比人民还多一点点。
这,让人感慨万千!
【参考文献】
·黄岭峻、王作懋《八级工资制引发的两次批评》,载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7卷第4期;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刘贯学《八级工资制演变为平均主义大锅饭》,载于《劳动保障通讯》2003年12月;
·《论“八级工资制”》,载于《新方向》1951年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