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公务员与工人同薪!实行八级工资制的那四十年,幸福指数很高!

2023-04-28 6180 4
作者: 老白俞 来源: 白俞文史公众号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全面向苏联学习。当时苏联实行等级工资制,各个行业工资标准不一,例如制茶业分4级,建筑业分7级,机器制造业分8级,飞机制造业分11级……整体而言,就是轻工不如重工、重工不如军工,非常具有苏联特色。

  苏联人的工资标准太过复杂,对管理的要求很高,也容易滋生不公平。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稍作优化,制定出更为公平的“八级工资制”。

  这项制度从1951年开始在大型国企试行,1956年正式确立,一直维持到90年代初,前后实行了四十多年。

  那段时间,恰是中国工业化的积累与发展初期。与其他分配制度相比,八级工资制相对公平,一级与八级之间一般只有三倍左右的差距、劳动者与管理者工资待遇基本相同,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

  建国初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集体精神,实际上是建立在更公平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的。虽然从八十年代开始,八级工资制饱受批判,但其历史意义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八级工资制非常公平,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一提到八级工资制,很多人就会想到“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挫伤生产积极性”等负面词语。

  直到近些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自我标榜“高知识含量”的泡沫行业收入动辄是普通人的几倍几十倍,人们这才醒悟过来:平均主义固然有缺点,但贫富分化的危害更大。

  与西方国家标榜的所谓“市场化”的分配制度相比,八级工资制至少从三个方面保障了公平性。

  第一,员工的收入不是由资本家决定的,而是由个人技术水平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通过全国统一的工资分级标准,劳动者按照级别领取工资,生活与养老都由政府来统一保障。虽然上限不高,但贵在稳定,大多数人生活无忧,例如:50年代石油行业一级工资标准为31-43.2元,当时机关学校一个月伙食费不超过10元,也就是说,即使是初级工人,生活压力也不大。

  第二,八级工薪水是一级工的三倍左右,这更符合“按劳动价值分配”的客观事实。虽然说技术性劳动比体力劳动能创造更高价值,但两者差距并没有某些人标榜的那么大。因为技术进步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举个例子:互联网革命离开十几亿网民、离开国家的扶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互联网精英却把集体力量归功于自己,炮制各种“创造多少业绩就该拿多少工资”的高薪神话,这个逻辑完全是说不通的。在八级工资制的体系里,从一级到八级一般需要20年左右,收入大概能增长3倍,这才是真正的“按劳动价值分配”。因为国家培养一个八级工需要付出巨大成本,即使一个八级工在实际操作中能顶十个一级工、他也不该拿十倍工资——我们不能一边消耗巨额社会资源、一边把所有的成果归功于个体,这不是“市场经济”、这是找借口私吞公共财富。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