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民:毛主席为何强调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要成为一种永久制度?

2021-04-05 5562 13
作者: 胡新民 来源: 淮左徐郎

  本文作者:胡新民,本文主体原载《老年人》2020年第1期,作者授权本号原创发布未修改版。

5.webp.jpg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社会风气最好的时期之一。

  连邓小平在1979年11月接见外宾时说:“你们如果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来,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好的。在艰难的时候,人们都很守纪律,照顾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当中,放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当中,自觉地同国家一道来度过困难。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这样度过的。”

  而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又是与当时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断取得成效密切相关的。作为与群众直接联系的主要形式,干部参加劳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60年5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访问中国回到英国后撰文道:“毛泽东的基本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求干部每年下基层一个月,保持和人民的联系,赢得人民的信任。毛泽东建设了一个统一的、人人献身的和有目的感的国家。”

  干部参加劳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老传统,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全国解放后,这项传统又是怎样继续得到传承的呢?这种传承在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毛泽东主席认为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可以防止权力变味

  抗战期间,几位记者从延安回来,向宋美龄赞扬共产党人廉洁奉公、富于理想和献身精神。宋美龄感触良深,默默地凝视长江几分钟后转回身,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如果你们讲的有关他们的话是真的,那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

  几年后共产党就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建国伊始,毛泽东就殚精竭虑防止这个权力变味。如何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脱离群众,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中就指出:“干部要参加生产指挥和劳动。劳动可以改造思想,改造人。”

  1950年2月,毛泽东访苏归来视察东北。到达哈尔滨后,首先视察了哈尔滨车辆厂。他告诉厂长:你要当好这个厂长,首先就要当工人,因为不当工人,你就不懂生产和管理,那你就是个摆设,而不是厂长。晚上,毛泽东问当地领导:你们现在是住洋房还是平房。在得到的回答是“洋房”时,毛泽东不禁摇头:住洋房,脱离群众,你们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哦!随后,毛泽东题词:“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在下一站长春,毛泽东发现当地戒严,批评道:这样太脱离群众了。戒严随即取消。在沈阳,毛泽东与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负责人谈话,说道: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你们应作表率。同年5月1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该文件指出,务必防止“破坏党与人民政府的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甚至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犯法违纪等极端严重现象发生”。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3条)

热门评论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这么好的制度在后来怎么会消失了呢?为什么消失了?文章应该总结一下这方面的教训,以警世人。
0条回复
毛泽东在世时都叫干部,毛泽东去世后都变成了官;
历朝历代的官谁会去参加劳动?
1条回复
wx东山坡15701633780“干部”一词源自日本,国民党使用“长官”,以示区别。
3年前•北京市   235回复
毛主席万岁!
0条回复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要成为一种永久制度”,成为制度还是不够硬,最好量化地写入公务员法,以便监督、考核。
0条回复
只有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知道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0条回复
把那个东西说的很完美,去做啊!
0条回复
参加劳动,三感全无,受了莫大的迫害啊!每当喝茅台的时候,那个恨啊!
0条回复
干部是革命者。是与传统“当官做老爷”思想决裂的;而“GWY”就不一定了。他们当官的目的是光宗耀祖,是要做人上人。劳动,那是所谓“劳动人民”的事情,它们是不屑的,也不会做的!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3条评论 我要评论
1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